东北义勇军退入苏联成战俘 4万人回新疆冻死1/4
发布: 2015-05-04 10:26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次
东北抗日义勇军
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呼啸寒风中,成群结队的军人、家属和小孩,沿着边境一侧的高山、)岭、江河、湖泊朝着世界最著名的西伯利亚寒流的方向涌去……数以百计的马拉爬犁、牛拉爬犁、驴拉爬犁和狗拉)橇向着前方艰难跋涉。
茫茫草原上,每天人们出发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掩埋好亲人的尸体。这些死去的亲人中,有的在国内同日军厮杀中就已经伤痕累累,只是靠着对日军刻骨仇恨这 种精神力量的支撑,顽强地同“死神”进行了最后的搏斗;有的为了自己的妻儿能够活着回到祖国,不得不选择了死亡的道路;更多的人则是由于食不果腹而抵挡不 住西伯利亚滚滚寒流的袭击,一夜之间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新疆塔城的巴克图、伊犁的霍尔果斯,不断涌入的人流构成了一幅“撼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情景:一些刚刚步入国门就跪倒在地,为自己活着回到祖国而祷告的老人;一些爬在边境线上不断亲吻祖国大地,久久不愿起来的官兵;一些历经磨难, 抱着孩子快步进入我方一侧就席地而坐,号啕大哭的妇女……盛大的欢迎场面笼罩在一片悲伤的亲情氛围之中。
——这就是74年前数余万抗日义勇军撤离东北,假道苏联西伯利亚进入新疆的真实情景。
一度发展到40多万人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寇殊死战斗并多次取得胜利,却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日军的疯狂“围剿”而惨败。剩余4万余人泣别白山黑水,踏入异国土地。
公元1932年,对黑龙江、辽宁、吉林的东北抗日军民来说是悲壮和难忘的,在“总司令”(当时东北军民的习惯叫法)张学良将军内调和蒋介石“消极抗日” 的“不抵抗”政策下,面对日军的“地毯式”轰炸和疯狂“围剿”,一度发展到40多万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被压缩在黑龙江省的东、西两个方向。西部,齐齐哈 尔——扎兰屯——海拉尔——满州里沿线,主要为马占山、苏炳文将军领导的抗日武装;东部,鹤岗——佳木斯——七台河——密山和虎林方向为李杜、刘宾、王德 林将军领导的抗日武装。战场环境的恶化并没有减弱我抗日武装抵抗入侵者的信心,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使得这一年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的抗战史册上,显得格外庄严和凝重。
1932年1月至2月的海伦攻防战,是马占山将军领导的黑龙江铁血救国军,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荣誉之战。两个多月前 的“海伦大捷”使得这里很快成为凝聚全国人民抗日信心和希望的摇篮,大江南北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以生命为赌注,来到这里实现他们精忠报国的宏愿;各 族各界支援抗战的物品源源不断地汇聚海伦,海内外声援抗日的电函、信件)片般的撒向这个边疆小城。特别是抗日名将马占山的名字,一时间响彻大江南北,有关 他的故事和传说充斥各大报刊杂志,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敬意。有关他和海伦大捷的事迹甚至被改编成戏剧、小品、歌舞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公演。在 海伦成为海内外华人、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和民族关注焦点的时候,也自然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进入元月份后,海伦先后4次易手,又先后4次回到抗日 军民的怀抱。后来一些历史学家甚至将这一时期的海伦誉为20年后的“上甘岭”。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海伦周边抗日将士坚守的阵地,平均被敌人炮火削平1.5 米,最多处削平3.4米。战斗之残酷和激烈可想而知。
1932年3月中旬的宝清之战,是李杜将军领导的吉林自卫军退入黑龙江省后的一场奠基 之战,经过10多天激烈战斗,以牺牲350多名官兵的代价,全部清除了日伪军在该县的势力。此后将近10个月的时间里,宝清一直作为李杜将军所部活动的大 本营(总部所在地),尽管日伪军先后6次向宝清发动进攻,企图重新占领这块抗日的圣地,但都在抗日军民有力的抗击下,一直未能如愿。我抗日军民累计在宝清 歼灭日伪军7500多人。
1932年6月上旬的朱家坎战斗,苏炳文将军的前沿指挥所就设在距敌不到800米的地方,战斗发起后他和官兵们一 起冲锋、搏杀,表现出一位高级将领浴血疆场、视死如归的高尚品德。在他的感召下,义勇军将士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用血肉之躯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凛然正 气。掌旗官韩文举和4名掌旗兵,在每人身中数弹的情况下,硬是以坚强的毅力将军旗插到了敌人的城下,骄横一时的日军竟为此吓得丧魂落魄,惊呼“中国军人刀 枪不入!中国军人刀枪不入!”就是这支英雄的部队,就是在那广阔的东北原野上,就是在英勇悲壮的杀敌战场上,一首抗日的战歌《东北好男儿》诞生了:“通红 的落日灰尘的路,远处走来赴战的队伍;)亮的刀枪飘飘的旗,悲壮的号声行进的步。路边送别者凄凉严肃,也有呜咽也有默祝;寄语辈里人无须再哭,为国家牺牲 义无反顾。头上的汗珠身上的土,男儿还怕什么征战的苦;宁可杀身战场上而死,决不肯偷生做刀下奴。存亡的关头痛心的辱,激起了壮士冲冠的怒;刺我的咽喉断 我的骨,绝不停留行进的步。”悲壮激昂的歌曲,回荡在白山黑水的城市、乡村、工厂、学校,也永远地烙印在了许许多多当事者的脑海里。
65年后,当这支部队的3位健在者远赴美国的夏威夷,为他们的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再次唱起这首当年的军中战歌时,90多岁高龄的张学良,顿足捶胸,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的自语:“多好的部队,多好的官兵,我对不起他们呀!”
1932年8月的富锦战役,三路抗日大军同时向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毙伤日伪军13000余人,但也付出了7000多名官兵阵亡的代价。此后,为了有效 保存实力,东部战场上的抗日义勇军,又被迫分为两个方向继续坚持武装抵抗活动:一部由刘宾将军率领,在黑龙江、松花江交汇地区的东北方向打击日军,这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期的一支中坚力量,也是最令日军畏惧的抗日武装,在其他几支主要的抗日武装全部退入苏联境内后,它还孤军奋战了一个半月,整个部队三分之二以上的官兵壮烈殉国;一部由李杜、王德林将军率领,在虎林、密山一线的东南方向同日军抗衡。
1932年11月中旬开始的海拉尔保卫战,我2万多守城官兵同4倍于己的日伪军进行殊死的抗争。在战斗最紧张的巷战阶段,海拉尔的各族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战斗,数以千计的蒙古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锡 伯族妇女儿童也都踊跃参战,同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了搏斗,有的妇女用剪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有的儿童到死都还咬着敌人的手臂和大腿。敌人原来估计3天内拿下 海拉尔的计划,在我抗日军民的英勇抗击下一次次落空,整个战斗持续了半个多月,最后以我大部分官兵安全撤离而结束。海拉尔保卫战是我东北抗日部队后期最惨 烈的一场战斗,它为黑龙江西部战场的抗日义勇军最终退守满州里,并经这里进入苏联境内赢得了宝贵时间。但同时,它也使抗日义勇军在军事上可以回旋的余地变 得越来越小。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保卫战的后期,敌我双方基本上处于胶着状态,攻防易手、失而复得的情况屡有发生,反复“拉据式”的 肉搏战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一页。经历了齐齐哈尔保卫战的王豫明老人53年后回忆:在战争最激烈的阶段,仅他所在的连队就有35人赤手空拳的倒在了 阵地上,27人安葬时嘴里还噙着日军的耳朵、手指,有的手里还攥着日军的眼珠,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在抗日将士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那一年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的早,10月下旬以后接连不断的几场大)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态势。曾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而使日军闻风丧胆的义勇军,面对 皑皑白),已经很难做到不被敌人发现;部队的补给也日益困难,不少部队一天只开两顿饭,可以说决胜于战争的基本条件已荡然无存。面对日伪军的“立体式”疯 狂反扑,抗日部队损失惨重,人员骤降到不足6万人。白山黑水虽然也不时传来痛歼日寇的消息,但那都是我抗日将士在付出了成倍的代价后换来的。而且每次大的 战役(战斗)过后,我军都不得不进行艰难地退却。而这种退却并非完全出自于保存实力和战场上的失利,也有最大限度减轻人民群众无辜伤亡的因素。
由于日军对抗日部队出没地方采取惨无人道的报复行为,抗日义勇军赖以活动的几个主要地区沦陷后,这些地区均遭到空前浩劫,不少妇女(包括一些未成年的女 孩)遭到日军的强奸、杀害和摧残者不计其数。在首批撤退到苏联的义勇军部队中,就发生了这样两件事情:祖籍辽宁鞍山的一个营长,因为自己参加了抗日部队, 家里5口人中,有4人被日军杀害,侥幸逃脱的弟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投靠了他。谁知弟弟根本适应不了紧张而又残酷的军营生活,准备和其他3位士兵一起投降 当地的伪军,幻想着在日军的占领区当一个小差。得知了情况的哥哥,二话没说,亲手处决了自己的弟弟,并提着弟弟的头颅对全营进行警示:“降日者照此办 理。”有一位家在哈尔滨的士兵,父亲被害,母亲和4个姐妹全都被日军强暴了,部队就要撤退到苏联时,一些筹划着投降日军的人让他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提起 机枪就朝着这些人扫去,并狂喊:“没有良心的,我让你们投降,我让你们当汉奸!——”
12月27日至29日,苏炳文将军率领的东北民众救国军和马占山将军的黑龙江铁血救国军总计1.5万余人(含先期和后期过境的家属子女)先后经满州里退至苏联;李杜将军率领的1.3万余名吉林自卫军,也于新 年过后的第9天经密山县双城子退至苏境;稍后不久,王德林将军的1万多名国民救国军也进入苏联境内;1933年春节前夕,黑龙江民众救国军第五军2000 余名官兵,在军长刘宾被“降日派”挟持的情况下,自发的从松花江下游的梧桐河一带进入苏联,刘宾本人后来也从日军手中逃了出来,并进入了苏联。至此,除部 分抗日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组成新的“抗日联军”继续深入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外,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主力已全部撤退到苏联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