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战史风云 >

甲午战争英国为何站在日本一边

发布: 2013-08-05 16:04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签署《马关条约》,李鸿章与其近侍(图中坐者为李鸿章)

  7月25日正午,酷热。
 

  黄海,朝鲜丰岛海面。
 

  一艘飘扬着日本海军旗的军舰,正与一艘飘扬着英国米字旗的商船对峙,而英国商船上,是1000多名特殊乘客——中国陆军主力“淮军”的精锐。
 

  对峙已经持续了四个小时,日本人、英国人和中国人都陷入了僵局。面对面的沟通进行了两轮:日本人要求俘获这条船,英国人先是表示抗议,然后表示服从,但被满船的中国人愤怒地否决了;英国人和中国人随后要求返回出发的大沽港口,理由是出发的时候,中日并未宣战。
 

  但是,日本人显然不想放过这个聚歼中国精锐部队的好机会。
 

  这是1894年。现场的人们或许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命运、连同东亚的命运,都将在此后的数小时内发生剧烈的变化,而后世的中国人更是忽略了,一场中日之间的法律大战,就此打响。
 

  喋血丰岛海面

  身高仅1.58米的东乡平八郎,是日军巡洋舰浪速号的舰长,他已经下令升起了即将攻击的红旗,所有的右舷炮和鱼雷发射管都对准了不远处的目标——高升号。
 

  已经好久了,除了交战国和冒失的海盗之外,还没有任何船只敢于在西太平洋攻击大英帝国的船只——即使是像高升号这样的毫无武装的商船。任何加诸于英国国旗的炮火,都有可能遭到日不落帝国强大海军的残酷报复。
 

  这就是东乡平八郎犹豫的原因。
 

  高升号上,尽管所有的人都知道用步枪对抗军舰显然是徒劳的,但中国最为精锐的陆军官兵们,拒绝了日本人的投降命令,并将吓得试图弃船的英国船员们牢牢地看管了起来。
 

  浪速舰与高升号相持不下,这时,远处又出现了几艘军舰的烟柱,敌友难辨。东乡下令开火!
 

  浪速舰上早已上膛的鱼雷被发射出膛,右舷炮也迅疾开始轰鸣,毫无抵抗能力的高升号立时被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
 

  一发炮弹命中船中央煤库上面,煤粒和各种碎片随着烟雾一起纷飞,四周弥漫。英国籍的轮机长高登面部中弹当场身亡。几发炮弹击中了机舱,导致锅炉爆炸,舱内不少人被活活烫死。
 

  英国船长高惠悌赶紧跑到机轮间,拿到最后一个救生圈,就由船边直接跳下,跳下时,听得“可怕的爆发声”,当他浮出水面时,天空漆黑一片,全是被炸上天的炉灰煤粉。
 

  正在当班的英国大副田泼林跑离驾驶台,抓住一条备用的救生带从船的前头跳海,带下一铁链,有许多船员从这条铁链拥挤而下。
 

  清军前营哨长张玉林一直在船舱里,所在的舱房被炮弹命中后,只好跑出来,但又不会游泳,当船下沉时,他抓到船上的绳索,也爬到了船桅上。
 

  ……
 

  东乡的日记表明,轰击仅半小时后,高升号就迅速沉没。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道:“轮船已经沉没,清兵全部葬身鱼腹,海面上只留下长时间的凄惨的喊叫声……”
 

  在高升号的所有乘客和船员中,最引起日本、中国和英国三国关注的,就是以“私人乘客”名义搭乘该船的李鸿章军事顾问、德国人汉纳根。在日军开始攻击后,汉纳根纵身跃进了大海,奋力向丰岛游去,并成为少数获救者之一。此后,他更坚定地站在了中国一方,甚至担任了北洋舰队的副提督,协助丁汝昌指挥了世界上首场铁甲舰大战——大东沟海战。
 

  在高升号事件这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战斗”中,船上清军以步枪还击日本军舰的勇敢形象,通过著名电影《甲午风云》而被广为流传。
 

  汉纳根的证词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可怜的人知道没有机会游水求生,勇敢地还击。”而英国驻仁川副领事务谨顺在他的报告中说:“我只能表示我对中国士兵的钦佩,他们宁死也不屈辱地为他们卑怯的攻击者俘虏”。
 

  部分船员和清军落水后,这一事件中另一扑朔迷离的罗生门般的故事开始了:日本海军是否对落水的中国官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中国绝大多数甲午战争著作中,都相沿使用日舰为“报复”高升号官兵的宁死不降,而“用快炮向水里的人射击”的说法,并加以大量的渲染。一如日本的不少著作中异口同声认为是沉船上的清军向落水的欧洲人及同胞开枪射击一样。
 

  获救者的证词,因为各人所处的位置、落点的不同,而充满了相互矛盾。事后,在高升号事件引发的中、日、英三国大角力中,各方对这些劫后幸存者的证词都各取所需,中日两国的媒体更是如此。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创始人伏雷德·简在《日本帝国海军》一书中推测,高升号上的中国人是向浪速号派出的小艇开枪,以阻止他们营救落水的欧洲人,而浪速号则继续开枪压制高升号的火力。他的推论是:中日两军都没有故意射击落水者,而是相互战斗中殃及池鱼。
 

  高升号惨案的伤亡是惊人的:
 

  船上共计950名清军,只有246人逃生。
 

  浪速舰在开火后,放下了几条小艇,终于打捞起跳水后的船长、大副以及轮机手等三人。三人登上浪速舰后,船长高惠悌身上只剩下短上衣、汗衫和内裤。东乡给予了他们优待,替换了干衣服,并为他们准备了西餐等。到了日军基地及被送到日本本土后,日本官方对三人都给予了优待,这对他们日后做出对日本有利的证词影响很大。
 

  高升号上清军遇难人数共计704人,相当于当时驻扎牙山的清军兵力(2000人)的三分之一左右。考虑到这些多为李鸿章经年训练的精锐淮军,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这样的伤亡不仅加剧了中日两军在牙山的力量失衡,而且,根据德国海军的观察,清军因此“士气大为沮丧,而以极不可靠的制海权为满足,整个朝鲜海归于日本自由航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