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两场惨痛的大溃败(2)
发布: 2017-11-27 10:07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次
二、豫中战役的失败,在国际社会造成重大恶劣影响
所以说在国际社会造成重大恶劣影响,是指抗战中后期,流传着国民政府消极避战,坐等盟军胜利的说法,而豫中会战乃至豫湘桂大溃败,使持这一说法的理由有了可靠证据。
豫中战役也叫河南战役,是著名的豫湘桂大溃败的第一阶段,发生在京汉线的河南南部郑州到信阳段。
豫中会战
战役前,第一战区共有8个集团军,分为两个指挥所,即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上将位于洛阳的基本指挥所和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位于河南叶县的指挥所,各辖4个集团军。长期以来,流传有第一战区当时兵力两种说法数字不同,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对,40万人说,是指8个集团军,即野战部队人数,60多万是指除一战区外,在战区境内还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所属部队,这个四省边区,并不属于一战区,是独立单位,大多是汤恩伯组建、扩编的地方部队和民团,也有20万人之多,这部分人比较复杂,它不是正规部队,所谓在溃败阶段河南农民缴国军的枪,以及“水旱蝗汤”的汤,就是这部分人“创造”出来的。四省边区总司令部并不在河南,而在安徽的临泉,这才是汤恩伯的老窝。
鬼子发动这一战役的目的,总结各种资料,有三个意图,其中两个军事的一个政治的:一是太平洋战场需要一条由中国大陆到东南亚的交通线;二是摧毁占领中国大陆机场,减轻对鬼子本土的突袭压力;三是在太平洋不断失败的时候,在中国战场取得大一些的胜利,抚慰国内。
以前在网上网众们有过讨论,这个豫湘桂战役,仅从打通大陆交通线,鬼子不可能真正实现战略目的,从北京到广西,这长的路线,根本无法长期确保,但实现第二和第三个目的,是有可能的。
当负责第一阶段也就是豫中战役任务的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拿到这一战役命令的时候,是不认同的,甚至直接拒绝下达命令的大佐,如果中国军队主力不被消灭,这么长的线,打通了也会被重新割断。当然了,命令就是命令,最终还是要接受的,但他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从鸭绿江借调架桥机(鬼子全国只有一套),修复黄河桥;二是调用驻内蒙古的战车第3师团;三是要求配属从关东军抽调的航空兵。国内同意了冈村宁次的要求后,战役进入准备阶段,按照计划,抽调华北方面军主力和11军、13军、第五航空军支援兵力共15万人,战役开始前,又增调2个师团,使总兵力达到近20万人。
从1944年3月开始,鬼子开始在炮火掩护下架桥,南岸中国军队没有重炮,无力还击。桥顺利架构完毕。到4月上旬,参战鬼子在河南新乡和开封一带集结到位。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第一战区像中条山战役一般,对鬼子动作根本没有清醒正确判断,不知道鬼子要干什么。李家钰在会议上建议,既然要打,不如先发制人,打击鬼子邙山阵地(鬼子控制的位于南岸的坚固据点,多年来本马甲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让鬼子在南岸存在桥头堡?),主动出击,先打乱看鬼子部署,但未被战区采纳。
4月17日,鬼子27师团在洛阳河岸向对面中国军队开火,组织佯攻,战役正式打响。
洛阳这边打响了,一字长蛇阵布署的4个集团军注意力被成功吸引,而鬼子37师团却从汤恩伯防线的中牟,突然突破黄河防线,到4月18日早上,以为是100多鬼子但实际上第37师团全部渡过黄河,直接向郑州杀去。
这时候中国军队,已经挡不住了,装甲坦克为先导的鬼子,对匆忙中前来堵截的中国军队,毫不留情,大开杀戒,郑州守军于21日弃城,随着鬼子主力源源不断加入战斗,中国军队全线崩盘,5月9日鬼子与北上支援部队会师确山,战役目标顺利实现。而中国军队在大逃亡中,四处躲闪,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中将也在溃退中牺牲。
战役期间,许昌守军进行了坚决抵抗,成为这场战役闪光点。
5月底,为遏制鬼子继续向西攻击,一战区改组,陈诚到达一战区,担任司令长官并协调五、八战区全力反击,将战线稳定。由于汤恩伯集团野战主力并未遭受大的损失,在最后阶段,在伏牛山收拾好部队,出击洛阳,有力支持了陈诚的行动。
战役结束后,中国方面宣布:伤亡官佐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000人;鬼子统计,日军伤亡3350人,中国军队阵亡32290人,被俘7800人。但中国军队丢掉县城以上城镇38座,丢掉了豫南广大地区。
|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 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原因是什么?
- 万历中日朝鲜之战:处于衰落期的明军竟然大
- 腾冲为何成为中国抗战大反攻收复的第一个县
- 宋真宗时期,几场战争下来辽军大败,为何还
- 抗日战争:日军占领大半个中国,为何唯独没
- 血战的一周:澳大利亚人坚守阿拉曼阵地
- 粟裕大将在战争史上完成了五大奇迹
精彩推荐
香城固伏击战 | |
八路军利用了日军一个啥弱点? |
国军被歼66个旅:蒋介石不惜血本 | |
蒋介石 共产党人对国民党政府,无论是政治上的文攻,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