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战史风云 >

陈毅为何对毛泽东说愿意三野去西南

发布: 2010-11-01 18:34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核心提示:在毛泽东作上述战略部署时,曾征求各野战军主管的意见。陈毅提出:“二野太苦了,挺进大别山苦;淮海战役又把老本拼得厉害,不如二野、三野对调,三野去经营西南,二野经营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刘伯承首先表示反对:“不行,不行,你陈老总为啥子抢我的任务哟?”

“我可没有偏心啊!”毛泽东见状呵呵一笑,对中央军委提出这个方案的理由作了解释:“三野的老底子是新四军,过去长期在江南水乡,有江湖作战经验,相比较而言,二野在这方面就差点,三野不仅要解放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还要跨海作战,解放舟山、金门、台湾等岛,轻车熟路,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毛泽东作出了一个战略部署: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进军陕甘,解放西北五省(区);刘伯承、邓小平的第二野战军,直进黔川,解放大西南;陈毅、粟裕的第三野战军,南下福建,解放东南沿海;林彪的第四野战军,解放中南各省;聂荣臻、徐向前的华北军区,攻克太原,解放华北全境。

这个战略部署,军史上有个插曲,据《中国雄师:二野档案》载:

在毛泽东作上述战略部署时,曾征求各野战军主管的意见。陈毅提出:“二野太苦了,挺进大别山苦;淮海战役又把老本拼得厉害,不如二野、三野对调,三野去经营西南,二野经营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刘伯承首先表示反对:“不行,不行,你陈老总为啥子抢我的任务哟?”

“我可没有偏心啊!”毛泽东见状呵呵一笑,对中央军委提出这个方案的理由作了解释:“三野的老底子是新四军,过去长期在江南水乡,有江湖作战经验,相比较而言,二野在这方面就差点,三野不仅要解放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还要跨海作战,解放舟山、金门、台湾等岛,轻车熟路,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某些有怀疑癖的人的理论,这故事比李银桥的回忆还可疑:如此绘声绘色,当时谁在旁边记录了?但它传出来较早,而且与粟裕无关,因此有怀疑癖的人自然也就深信不疑了。

其实,将来率军出征东南,实际履行经营东南职责的三野主管是代司令员粟裕,陈毅虽有司令员之名,但据《陈毅传》记载,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北平之前,毛泽东就有意让陈毅到地方工作,出任上海市长。他还曾就此事征求过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几位老先生的意见。因此,毛泽东即便就战略部署征求各战略区主管意见,对三野而言,最有可能的是征求粟裕的意见。如果征求如何管理战后的上海,倒是会征询陈毅了。

据《宋任穷回忆录(续集)》披露:“解放战争期间,按中央原来布署,由第二野战军进军中南,小平同志告诉我,湖南解放后中央考虑我任湖南省委书记。但林彪提出他在中南,中央遂改变决定,二野进军西南,并决定云南解放后由我任云南省委书记。林彪又提出要去云南。小平同志对我讲,二野可能不去云南了,准备安排我到四川工作。后来中央没有听林彪的,仍由二野入滇。林彪当时就企图多占地盘,其政治野心已露端倪。”

可见,毛泽东最早安排的是林彪经营西南,陈毅若真有“二野太苦了”一说,也仅是和刘伯承交换到中南而已。

但我倒一直认为陈毅愿意和刘伯承交换去西南的史实可信,时间当然在林彪被确定进军中南之后。原因是:一方面陈毅虽不管打仗的事,但到底是名义上的司令员,毛泽东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在情理上也未尝不可。二是得从1948年5月说起。

1948年5月,毛泽东接受粟裕的斗胆直陈,决定华野主力留在长江以北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后,突然来了一个重大组织调整,将陈毅明升暗降:调往中原局担任副书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他在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一职由粟裕代理。

陈毅当然很意外,情绪上也时有表露,直到5月20日,他还没有动身前往中原就职。

毛泽东不得不去电催促:“尽可能迅速偕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去豫西和刘邓会面”,而且规定这位中原局副书记、中野副司令员的具体职责是:“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

又过了一周,粟裕率领华野总部机关转往鲁西南城武地区时,陈毅才前往中原野战军,并托军委后勤部长杨立三把一架缴获的交直流电两用的收音机带去中央,送给“(周)恩来、小超(邓颖超)”。他还附了一信,写着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注释)

《陈毅传》说:“此信是陈毅5月29日亲笔。周恩来阅后,特意亲笔批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书记处成员传阅。他们都圈阅了,不知是谁还在“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这一句的旁边用毛笔划粗杠一道以示值得重视。”

谁在陈毅的信上划粗线呢?从个人喜欢批注的习惯以及对决策陈毅调离华野最核心的人物来看,当然只能是毛泽东。

《陈毅传》说的“耐人寻味”的内涵是,不用催促了,我将来再不回华野了,希望将来能随中野打到四川去。陈毅自然也清楚,信到了周恩来手里,毛泽东等人很快就会知晓的。(陈毅抵达中原军区后,说:“东有粟裕指挥,西有刘伯承坐镇,我闲着无事,就去办一所大学吧。”)

这一句中共中央常委们都知晓的话,陈毅不能白说一下就没后文了。因此,当后来时来运转,重新回到了华东,虽然不负责华野的实际作战指挥,但也很有必要表示自己“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对当初的承诺负责,于是向毛泽东提出和刘伯承交换一下,二野(中野)留华东,华野(三野)去西南。

这个请求,与个人单枪匹马随刘伯承的二野部队去四川自然不是一回事,陈毅当然也知道中央决定的战略,近百万大军的三野行动不会因自己个人的想法而朝令夕改,但他到底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陈毅说话算话,准不准在你毛泽东了。

毛泽东也是聪明人,于是有了那段打哈哈的解释话。只是旁边的刘伯承一人就不明就里,真所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