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爱情:杨开慧与毛泽东如何相识相恋的(3)
经过杨昌济的介绍,蔡和森和萧子昇专门拜访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还见到了李石曾。 在拜访中,蔡和森向蔡元培、李石曾等详细谈了湖南青年要求赴法勤工俭学的愿望,表示迫切希望得到华法教育会的支持。蔡元培也把自己计划“网罗海内人才”的想法告诉蔡和森,鼓励他多做联络进步青年的工作。在此之后,蔡和森还会见了李大钊、章士钊等人,并就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同杨昌济作了多次的研究。 然而,此时的华法教育会,对如何组织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安排,蔡和森感到有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最重要的是赴法经费、出国护照和补习法文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蔡和森想着请毛泽东长驻北京,一面主持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之事,一面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对国内问题进行自由研究。而他自己则打算到法国去,集中精力了解国外的革命形势,进行革命理论的探讨,并扎扎实实学习几年。杨昌济支持他的想法,并要他催促毛泽东早日来京。于是,蔡和森在北京多次给毛泽东写信,及时转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然后,他在信中催促说:“严兄事已与杨师详切言之,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弟以一面办报一面入学为言,师甚然之。”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同罗章龙、张昆弟、萧子昇、罗学瓒、陈赞周、李维汉等25名青年一起,其中包括曾与蔡和森在省高师文史专修科的同学邓中夏,由长沙启程前往北京。但是,车行至河南郾城时,正遇沙河涨水,铁路被冲断,火车无法通行,在郾城城郊停留一天一夜,第二天步行到许昌。 结果,直到19日,毛泽东一行才抵达北京。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大队人马来到北京后,毛泽东住在杨昌济家中,其他会员则散居在湖南一些县设在北京的会馆里。 对于毛泽东的到来,杨开慧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虽说分别只有3个月,仿佛几年似的,现在同毛泽东在一起了,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一时竟然默默无语。结果,还是毛泽东先开口: “你最近自学如何呀?《新青年》看了没有?” “每期都读了,里面好多文章好极了,我几乎能背下来。” “我写了好几封信给你,收到了吗?” “收到了。你的信写得真好,我当文章读呢。妈妈还要了你的信去看哩。” “他们对我们通信有什么意见?” “爸妈说你人品好,才学高,有志气,踏实果敢,要我多向你学点。”杨开慧顽皮地笑着。 “真的?” 杨开慧羞怯地点点头。 毛泽东住在杨家,他与开慧的感情交流日益增多。严肃的杨昌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掌上明珠与得意弟子之间的感情,他没有为难他们,他珍爱女儿,也喜欢这位激进、睿智、不修边幅而又抱负非凡的学生。毛泽东与自己女儿日益接近,对此,杨昌济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在这一期间,三人时常在客厅中一起座谈。 “润之,小女向我推荐了你的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一天,杨昌济稍顿一顿,瞥了女儿一眼说。 杨开慧脸色微红,垂下眼帘摆弄衣襟。毛泽东谦逊地笑道:“那是去年写的,是受先生野蛮体魂思想的影响而作的。” 杨昌济又说:“其中,‘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讲得好。促使国家富强的活力蕴藏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只有激励个人的主动性才能迸发出来。” “是呀,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强健,社会才有希望。” “嗯,‘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从《心之力》发展到这一段论断,这是你个人研究经历的成果。” 然而杨昌济说罢,略一沉吟,又换一种疑问的口气:“不过,你说‘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这里的意思……开慧,你是怎么看的呢?” 原来杨先生发现在他与毛泽东谈话时平时一贯喜欢插言的杨开慧一直坐在旁边沉默,此举意在也引发杨开慧加入讨论之列。杨开慧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人家用枪炮来了,你不用枪炮对付又怎么办?体不坚实,见兵而畏之……我看这个有道理。” 毛泽东听到此话,悄悄地望一眼杨开慧,他感觉杨开慧的心与他是相通的。接着,他说道:“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些幼稚,就是国人除了强体之外,还得有强健的头脑才行,否则还是难免受到列强欺压。” “是的,社会必须彻底改造。”杨昌济赞同地点点头。 住在杨家的日子里,毛泽东与杨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两人经常漫步在北海桥头,欣赏着古都风光,体验着初恋的甜蜜。 但是,由于每天来往奔波,学习和商量工作都很不方便,不久,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昇等8人搬到了一起,住在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这是一个破旧的小院,8个人聚居一间很小的房子里,睡在大炕上,同盖着一条大棉被。生活虽然很清苦,但毛泽东仍然感到生趣盎然。他后来回忆说: 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差,可是在另一方面,古都的景色是鲜艳而又生动的,这对我是一个补偿。我住在一个叫做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个人合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当我们大家都挤在炕上睡觉时,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每逢我要翻身,往往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但是,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一天早饭过后,杨开慧来到了毛泽东他们的住地,她看到毛泽东、蔡和森、萧子昇、罗学瓒等8人住一间小房,挤在一个炕上,笑嘻嘻地说: “8个人挤在一起,切磋琢磨,抵足而眠,多热闹。” 毛泽东笑道:“这叫做‘隆然高炕,大被同眠’,连翻身都要事先打招呼!” 蔡和森:“霞仔是来看润之的吧。” 杨开慧:“我是来看大家的,爸爸问你们在北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要客气。” 蔡和森诡秘地一笑说:“我们的困难,润之一概全知,让他出去告诉你吧。” 毛泽东会心地笑了。他带着开慧,走出了小屋,漫步林荫道上。 杨、毛通信,称呼“润”、“霞” 毛泽东等人到京后,湖南先后到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达四五十人,是全国来人最多的省,并且萧子昇还做了李石曾的秘书。由于华法教育会准备工作没有作好,一时还不能赴法,一部分人出现急躁情绪。毛泽东一方面安慰大家,反复说明充分准备的必要性,一面和蔡和森等人一起,频繁奔走于有关方面。在杨昌济的协助下,蔡元培同意为湖南先办一预备班,共60人。预备班在方家胡同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由蔡元培主持,杨昌济讲了话,一批湖南名流也应邀参加。 会后,并在报纸上发表了消息。 湖南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他各省的青年,也陆续来到北京。 不久,华法教育会把预备班分设3处。一处在北京大学,一处在保定育德中学,一处在河北蠡县布里村。其中,萧子暲、萧子昇、陈赞周、罗学瓒在北京,蔡和森在布里村,张昆弟、李维汉等人在保定。预备班一面学习法文,一面进工厂实习,学习操作机器等,为赴法勤工俭学作准备。 |
- 上一篇:中国最伟大女性:宋庆龄其实不姓宋
- 下一篇:棒打鸳鸯:邓小平第二个妻子为何要离婚
- 救时宰相姚崇
- “宰相肚里能撑船”中的这个宰相与他有关
- 开国将军最让人感动的友谊,中将和少将相约
- 她是张爱玲姑姑 静等52年终在78岁嫁给了初
- 青年蒋介石做何事引得蒋母亲以投黄浦江相胁
- 郭德纲:说相声是个苦差事当不了大腕儿
- 斯琴高娃:相亲借别人衣服后一见钟情
60岁参军77岁授少校,授衔时不愿 | |
毛主席:给予特例 |
章含之文革出轨细节:在前夫大姐 |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章的手提包,赫然发现她的皮夹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