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最后一战:粟裕亲率八纵6天拿下高邮
在我们的印象中,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抗日战争就应该结束了。滞留在中国境内的侵华日军随即向附近的中国军队缴械投降,只有少数日军负隅顽抗,但很快也被消灭。
然而事实上,中国境内的抗日战争并没有立即结束,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成建制日军不愿意投降,尤其不愿意向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并且顽固抵抗。
在江苏腹地高邮、邵伯地区就有一支顽固日军不愿意向新四军投降,他们依靠坚固的城防负隅顽抗。 高邮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两淮和长江流域的咽喉,并且制约陇海路东段部分,拿下高邮城,对于后期我军与国民党的斗争极为有利。如果这个地方落入蒋介石之手,那么我江北、江南新四军将有可能被截为两段,首尾不得相连。
鉴于这种情况,经粟裕提议华中局讨论通过,并上报中央军委,申请发起高邮战役,攻占高邮、邵伯和泰州等地,掌控江苏区域的战场控制权。粟裕很快提交了详细的作战方案,经再三斟酌,中央军委复电:同意! 当时已经是1945年12月份,中国境内的绝大部分日军都已经投降,高邮守军是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日军。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执意坚持到这个时候呢?
这里面有日军自身的原因也和蒋介石有关系。
第一,日本人心高气傲,尽管天皇命令他们投降,但他们认为自己在战场上并没有失败。尤其是盘踞在华东的日军,几乎没有遭受到过什么败仗,在他们眼里中国军队根本不是对手。而新四军根本就不是军队,他们认为向这样的部队投降,是一种巨大的耻辱,不过他们又缺少集体切腹玉碎的勇气。
第二,蒋介石通过冈村宁次向驻扎在高邮的第96旅团残部指挥官下令,让他们坚持抵抗,等待国军接收。到时候会将他们聘为国军雇佣兵,不用成为战俘。这些日军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表示服从命令。
第三,高邮城城高墙厚,日军在此地经营多年,不仅加固了高邮城墙,在外围还修筑了众多据点,易守难攻。他们与新四军周旋多年,知道对方缺少攻城的重武器,认为只要坚守不出,再加上邵伯、泰州互为照应,新四军绝难破城。
实际上,高邮城内只有日军两个营的兵力,除此之外还有伪军7个师,兵力超过5000人。这些伪军也早就被国民党特务所蛊惑,认为新四军一旦破城肯定会清算汉奸,而国军在别的地方都对汉奸宽大处理,既往不咎,因此也决定继续跟随日军,等待国民党接收。
粟裕见高邮守军负隅顽抗,猜测到肯定和蒋介石有关,根据情报,国民党25军正在整训,计划北上收复泰州、高邮等地,日军已经与他们取得联系。
情况非常紧急,但当时中央军委考虑到高邮城防坚固,我军缺少重型武器,如果强行攻城,担心伤亡过大,没有立即批复华中局的请求。 粟裕心急如焚,再次致电中央军委,说明形势和时机的重要性,最终中央军委批准于12月份发起高邮战役的申请。
粟裕立即开始部署高邮战役的准备工作,抗日最后一战的帷幕已经拉开。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尽管向中央军委的申请是以华中局的名义发出的,但后来都是粟裕在推进,而作为华中局主要领导的陈毅,并没有协助推进。 在是否攻打高邮这件事情上,陈毅和粟裕的观点不同。
陈毅认为,抗战已经结束,我军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国民党身上,并且还有那么多的日占区没有接收,接收之后的具体工作还很复杂,华中局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和精力来落实这些工作。 国民党军实际上正在和我们抢地盘,与国军作战,才应该是重中之重。龟缩在高邮城里的日军,投降只是时间问题,无须小题大做。 可以看出,在高邮战役问题上,陈毅和粟裕是有分歧的。
中央军委在批准高邮战役时,还特意指示华中局应全力配合粟裕拿下高邮,但从后面的事态发展来看,陈毅并不赞同,也没有积极配合。 粟裕的作战计划,是以三个主力纵队以各个击破的方式,快速出击,先拿邵伯,再下高邮,最终南下直取泰州。 邵伯是高邮的外围,邵伯湖是天然屏障,日军有汽艇和小队日夜巡逻,并在周围修建了防御据点。不过这里的防御相对松散,对于新四军来说,拿下这里难度不大。 粟裕命令吉洛率七纵对邵伯发起攻击,拿下邵伯之后,再集中八纵主力由陶勇指挥,强攻高邮,最后由王必成六纵拿下泰州。只要拿下泰州,就可以阻挡住国军的支援部队。
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作战计划的框架,实际上高邮战役的策划和执行非常复杂。 战斗于19日打响,吉洛率部长年突然袭击,日伪军根本没有想到我军会发起大规模突袭,仓皇迎战措手不及。新四军常年在此处与日军周旋,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并且有当地百姓暗中支持。
七纵仅用了两天就以较小的伤亡迅速拿下邵伯,为后续的八纵作战奠定了基础,而战斗结束的时间,与粟裕预料的几乎一致。 接下来就是本次战役的核心目标,高邮城。 高邮城,不好打。邵伯枪声一响,高邮城立即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这里不仅防御工事极其坚固,日军的弹药储备也非常充足,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我军缺少重武器,陶勇肩上的压力非常大。
拿下邵伯之后,粟裕命令吉洛在邵伯巩固战果,陶勇立即率八纵对高邮城发起攻击。首先摆在八纵面前的并不是高邮城的城墙,而是日军部署在外围的十余个坚固据点,日伪军依托坚硬的混凝土工事,龟缩在里面,用机枪织出了一张密集的火力网。
陶勇于21日白天下达攻击命令,八纵尖兵部队随即入场开始逐个拔除这些外围据点。由于我军缺少重武器,只能以密集火力制造掩护,由精兵强将快速突进对掩体进行爆破。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优秀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敌人的据点一个个被炸掉。 |
香城固伏击战 | |
八路军利用了日军一个啥弱点? |
蒋纬国自述:我帮助美国从无到有 | |
文章摘自《蒋纬国口述自传》 蒋纬国口述 刘凤翰整理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