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南北朝传奇:嗜酒如命,一个相貌异于常人的胡人汉国皇帝

发布: 2022-09-20 10:16  | 来源:未知 | 编辑:admin | 查看: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匈奴的汉赵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叫汉,定都平阳;后期叫赵(史称前赵),定都长安。而腰斩于靳准之乱。匈奴人刘曜,在突变中力挽狂澜,让匈奴汉国得以延续十余载,如果单论前赵而言,刘曜是唯一的帝王。

 

     纵观刘曜一生,曲折而跌宕:他曾有过驰聘中原、攻城夺地的风光;也有过“亡匿朝鲜,客为县卒”(见《魏书》)的落拓;有过威服关陇,震怖凉州的英雄霸气;也有“昏醉退走,马陷石渠”(见《资治通鉴》)的晚景凄凉。他的人生,大张大合,留下了诸多传奇故事。刘曜的传奇,不光体现在他武功征伐、开疆拓土上。其实,还有他的样貌和气节。

 

     说到刘曜怪异的样貌,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他“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须髯不过百余根,而皆长五尺。”(见《资治通鉴》),这范儿,要多牛有多牛。按晋时的尺寸换算,一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4cm,九尺三寸就有2.23m之高,和姚明差不多,况且,他“垂手过膝”,臂展更是无人能比,抢个篮板球啥的,估计姚明也白给。

 

     匈奴这个民族,早已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匈奴人到底长啥样,不得而知,只能从一些简略的史料中,予以粗略还原。无论怎样,身材矮壮无疑是匈奴人的普遍特征,刘曜这么高的个子,实属罕见。他的养父刘渊“身长八尺四寸”,便是“姿仪魁伟”的大高个了,大夏王赫连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见《晋书》),也是相当彪悍。这二位也是匈奴人中身材魁梧的典型,也属于特例。但与刘曜相比,还要矮上一个头。

 

     垂手过膝,似乎并不新鲜。刘备不也是“垂手下膝”(见《三国志》)吗?远的不说,与刘曜差不多同时代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发委地,手过膝”;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见《晋书》);稍后一点的,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也是“日角龙颜,垂手过膝”(见《陈书》)。胡须少而稀长,也不稀奇,这也是匈奴人的另一个共性。刘渊“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也堪能与其媲美了。刘渊的儿子刘聪,也就是汉国的第二任帝王,“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余,甚光泽”(见《晋书》),也不含糊。

 

     但是,“生而眉白,目有赤光”(见《晋书》),就不能不说怪异了。谁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眼睛还放着红光呢?什么白眉大侠,那不过是小说家之言,而刘曜则是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当然,正史也不乏夸张传说的成分,为了增强效果,将外貌特征故意夸大,以极言帝王之特殊。但故意杜撰出白眉毛,想来没有必要。

 

     这个长相怪异的匈奴人,自小也体现出异于常人的一面。他“幼而聪彗,有奇度”,聪明伶俐,气度不凡。八岁那年,跟随刘渊去打猎,赶上暴雨,便在树下躲避,忽然一声炸雷,树干震颤,众皆失色,只有刘曜神色坦然。刘渊很是惊奇,叹道“此吾家千里驹也”(见《晋书》),对他的未来很是看好。长大后,刘曜有着匈奴人强健的体魄,勇武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之”,一寸厚的铁板都能射穿,被人们称为神射手。刘曜特别喜欢看兵书,常常“自比乐毅、萧(萧何)、曹(曹参)”(见《晋书》),是个“颇知书计,志性不恒”(见《魏书》),好学而又个性极强的人。

 

     刘曜怪异的长相,也曾一度让他感到自卑。他在游历洛阳时,“坐事当诛”,犯下死罪,不得不逃到朝鲜避祸,在一个县里当差,后来赶上大赦,才敢回来。“亡匿朝鲜,客为县卒”(见《魏书》)的这段日子,也是刘曜最为失意的日子。刘曜当初犯的什么事,史书没有记载,估计和他的长相有着莫大关系,当时是否受人嘲笑,拔刀相向也未可知。原因是:刘曜回国后,“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便“隐迹管涔山,以琴书为事”(见《晋书》),担心自己奇特的长相为世人所不容,于是隐居山林。可见他的隐居,是和自己的样貌有关的。而他做出如此决定,定然也和他“坐事当诛”之事有关,不是此番挫折伤透了心,决然不能如此看破红尘。

 

     刘曜是个典型的匈奴人,他有着游牧民族骁勇豪爽的一面,也有着残忍暴戾的一面。刘曜性情粗犷,喜欢喝酒,“少而嗜酒,末年尤甚”,而且,还常“与嬖臣饮博,不抚士卒”,有上谏劝告的便杀之。酒,不但让他滥杀无辜,也让他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造成军事上的盲动。刘曜攻打洛阳,“将战,饮酒数斗”,战前先牛饮了一番,披挂上阵之后,“复饮酒斗余”,酒量堪称奇大。最后落得“昏醉退走,马陷石渠”(见《资治通鉴》),做了石勒的俘虏,酒都还没醒。刘曜与石勒的对峙,一开始还是占据主动的,因胜而骄是他最终败亡的原因,但这酒的作用也着实不小。

 

     刘曜和石勒,本就是匈奴汉国并驾齐驱的两员骁将,二人协同作战,互为犄角,为汉国的疆土开拓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二虎不能并存,刘曜的称帝,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世事皆如此,没人甘居人下,特别是先前地位对等的人,随着实力的增强,石勒也渐有称霸野心。而刘曜对石勒也是多有提防,杀掉石勒的左长史王修,让这对曾有“重门之盟”的昔日好友,最终走向决裂,石勒也于刘曜称帝的第二年,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

 

     前赵败于后赵,又将刘曜与石勒的地位翻转过来,对于刘曜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事情。而刘曜的气节,在此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匈奴人的血性。石勒让他给驻守长安的旧部写劝降书,刘曜却写了“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见《资治通鉴》)的话语,惹恼了石勒,终于将他杀死。曾经为帝的王者风范,誓死如归的凛然霸气,让人由生敬佩。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