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何错选李登辉当接班人?(2)
同省内斗 蒋经国终选李登辉当副手
蒋经国时代,出于团结台湾“本省人”的目的,蒋经国在自己出任“总统”,由出身“外省人”的国民党人担任掌握行政实权的“行政院长”的同时,会安排一位台湾“本省人”担任相对没有实权的“副总统”。
后来的李登辉,正是以这个“副总统”的身份,接替突然去世的蒋经国,登上权力顶峰。
但我们将目光注视在李登辉当上“副总统”的1984年,就会发现,当时,李登辉并非这个“副总统”的唯一人选,在当时人眼中,他甚至不是第一人选。
在李登辉之前,有一个论能力不在李登辉之下,论资历更强于他,被视为更合适担任“副总统”的人选——林洋港。
林洋港在当时,是台最炙手可热的本省籍政治明星。而且他的资历正好压过李登辉。在政坛上,他担任每个重要职位都走在李登辉前面,包括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对此,政坛上有李登辉“望洋兴叹”之说。
李登辉(左一)与林洋港(左二)等人合影
但198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蒋经国提名当时的台湾“省主席”李登辉为副手,而非时任“内政部长”的林洋港。这个决定不但使林、李两人的政坛之路就此分道扬镳,对台政局后来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当年林洋港势头正盛,每项政治职务都走在李登辉前面,蒋经国为什么最终“舍林取李”?对此,台前“行政院长”李焕生前曾总结,蒋经国所以没有选择林洋港而选李登辉,主要有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让李登辉对林洋港心怀不满,有所顾忌。最终导致了李登辉的胜出。
第一,林洋港“省主席”期间,将农田水利会总干事由官派改为民选,此一影响基层农民势力关键职位从此不受台当局制约,蒋经国大为不满。
第二,林洋港在任“省主席”期间,未充分沟通就把新竹市与嘉义市升格为“省辖市”,改变很多财政分配,造成官场纷扰不和,“行政院长”孙运璿要求收回却被林以辞职威胁。林洋港的这一做法,让蒋经国认为他难以驾驭,且做事缺乏通达。
第三,林洋港在“内政部长”任上言行不谨。林曾在“立委”面前承诺3个月内改善治安,做到“铁窗消失”,一时被没提热炒成了社会名言,结果未能做到,使得台当局威信受损。蒋经国因此认为此人办事说话不稳重,难当大任。
第四,林洋港出身台湾南投的世家,家族成员庞大复杂,林洋港自己曾当选民选的南投县长,他的弟弟林源朗也在他之后当选南投县长。如果林洋港更上一层楼做了“副总统”,甚至将来还有机会接替蒋经国出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则很可能发展家族势力,形成政治特权,这是蒋经国极不愿见的局面。
因此,在林洋港担任“省主席”到“内政部长”期间,蒋经国对林洋港的映像愈加败坏。1978年林洋港刚担任台湾省主席不久,蒋经国就在6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林洋港之为人,逐渐可以发现其好名善变,不可不防。”
到了仅仅一个月后的7月29日,蒋经国又记下:“林洋港初任省主席。由其言行可以发现,此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不但难成大事,恐将害事,密切加以注意。”
又过了半个月,到8月12日,蒋经国在日记中记载:“林洋港有才能,但是在品德方面不够正直,在紧要关头恐怕把握不住,应深加注意,时加考核。”
至此,蒋经国对林洋港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判了死刑。
而相比林洋港,李登辉的家世和做事方法,让蒋经国在对比之下越发觉得赞赏。
一方面,李登辉担任“省主席”期间表现很好,解决了许多前任“省主席”林洋港没有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手段也圆滑融通,与林洋港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当地地方人士抗争,阻挡了北台湾若干防洪工程计划。李登辉数度到地方上与民众碰面协商,最后说服地方人士接受防洪计划,以有利乡梓。这与林的作风大相径庭,深得蒋经国赞许。
另一方面,李登辉家族凋零,兄弟与儿子都早早去世,没有什么家族势力。这也让蒋经国不必对他产生类似于林氏家族的戒心。
1984年6月1日,就在李登辉获提名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不久之后,林洋港就从“内政部长”明升暗降为“行政院副院长”。从此对李登辉再难有威胁。 |
-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相当于如今多少人民
- 徐世昌是怎样当上民国大总统的?
- 为何日本女兵后悔当苏联人俘虏,她们宁愿选
- 揭秘为什么把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叫做“鬼子”
- 揭改革初邓小平的遗憾:若当时确定现在就不
- 1944年毛泽东因何在延安当众脱帽赔礼鞠躬认
- 刘伯承为救他被射爆一只眼 眼珠当即破裂流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