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2亿年前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时代出现(2)
2002年,奥尔森和肯特合著的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它显示,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发生仅仅1万年后,大型恐龙就在现在的新泽西州出现了。此外,他们指出,那一时期的岩石里含有穗状铱——这种元素在地壳里很罕见,但是陨石里却很丰富。很快其他研究人员在三叠纪-侏罗纪边界附近发现似乎与之相关的证据,其中包括在摩洛哥和新斯科舍发现的大致与之匹配的铱,以及在意大利发现的石英显然是被猛烈撞击击碎的。但是这些发现并非最终定论,首先,目前并未发现产自那个时期的足够大的陨石坑,可以让铱层延伸这么大范围,或者造成全球破坏。 与此同时,肯特、奥尔森和其他人开始寻找火山作用的事例。盘古大陆开始分裂的时间几乎与这次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同。随着新大陆逐渐分开,其中一条裂缝演变成后来的大西洋,伴随发生的是几十万年间不断有大量熔岩流出,形成中大西洋岩浆省——位于现在北美东海岸和巴西及非洲部分地区下方的火成岩。火山爆发产生的硫磺微粒可能在长达数年内遮天蔽日,导致全球急剧降温。这种微粒很快降落到地面上,但是火山爆发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二氧化碳,这种成分能在空气里停留长达数个世纪,导致地球升温。因此,当时交替出现寒流和热浪的现象可能非常普遍。肯特和奥尔森已经为这种假设收集了可能是迄今最确切可靠的证据。 去年,他们在另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里指出,熔岩流冲刷现在的美国东部地区好几次,每次相隔大约20万年。他们利用从现在的人口众多的地区下方收集的深层岩芯,分析这些熔岩床和火山作用暂停期间堆积的远古土壤层。他们发现,这些土壤包含二氧化碳的水平是现在的5到10倍,它们产生的极端高温和化学反应造成的海洋酸化,足以杀死大部分植物和动物。奥尔森说:“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交替出现,可能比其中一种单独出现更糟糕。”美国东北地区的最早熔岩,似乎是在那次大灭绝事件发生1万年后形成的,因此很难确定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奥尔森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收集到的熔岩样本,似乎与这次灭绝事件有直接关系。 今年科学家为了改进他们的数据,在新泽西州收集了更多岩芯。2010年,陨石假设再次出现,一个独立科研组重新确定了位于法国西部罗什舒瓦尔附近的一个受侵蚀严重的陨石坑形成的年代,以前认为它已有2.14亿岁。然而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它只有2.01亿岁,与三叠纪-侏罗纪边界极其相符。这个陨石坑的大小只有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六分之一,可能还无法引发全球性大灾难,但是足以让奥尔森和肯特对它产生极大兴趣。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与恐龙灭绝有关。吸引他们的还有最近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发现的同一时期的水成岩。其中一层水成岩似乎是在一次大规模海啸或地震作用下形成或者发生改变的,这些灾难性自然灾害可能是由撞击引发的。 奥尔森说:“我们仍支持火山作用的假设,但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削弱了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此刻我们拥有一个巨大突破口,地震的证据、铱层和灭绝的证据。这些几乎都发生在同一时间。但是我们并不清楚它们是不是果真发生在同一时间。”肯特最近告诉《自然》杂志的记者洛夫-史密斯说:“我们揭开这个谜底的唯一方法,就是计算出世界各地发生的能够引发这次事件的各种事件的确切时间,而且越精确越好。”2011年,肯特和奥尔森前往英国研究那里的岩石与这次大灭绝事件有什么关系,是否它们包含暗示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铱穗。奥尔森还到访了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这里暴露在外的巨大火山玄武岩和其他岩石可以上溯到那个时期。 2012年,奥尔森和肯特还重新返回宾夕法尼亚州埃克塞特的一个岩层,这里是大学地质课旅行考察的一个主要目的地,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处能够用肉眼清楚看到,并容易接近三叠纪-侏罗纪边界的一个地方,该边界经常非常明显,且常深埋地下。这个地质层暴露在一处住宅区附近的断崖上。他们希望能从这里收集到岩芯。这次灭绝事件发生的原因不管是什么,研究人员认为都与现在的情况类似。大气迅速变化,其中包括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显然已经敲响了警钟,也许那时的情形与现在我们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类似。奥尔森说:“了解二氧化碳加倍的过程,可能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只有先了解了这种模式、按时间排列的基本事件和基本历史,我们才能试着了解未来我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
- 科学家发现蜥脚类恐龙只在中低纬度地区分布
- 最新研究:人造食品色素可能导致癌症和DNA
- 导致女性不孕的精子抗体,科学家想拿它来避
- 癌症新疗法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但恐致视力丧
- 冥王星神秘多边形地带成因获解:固态氮气层
- 银河系中心γ射线信号从何而来?或是脉冲星
- 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用鸡DNA复活恐龙
南越王宫千年古井仍有活水 | |
摘要:备受关注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又再掀起一角面纱。 |
咖啡和茶可降低中风、痴呆症发病 | |
每天喝2-3杯咖啡或3-5杯茶,或者同时喝4-6杯茶或咖啡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