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与整个苏维埃为敌:日本为何要出兵西伯利亚?

发布: 2021-11-17 10:32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因尿毒症去世,对日本历史影响巨大的明治时代随之终结。

 

       皇太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在日本,大正时代被誉为人文思潮盛行、民主风气浓厚的时代。然而对于刚经历辛亥革命、走出帝制的中国而言,大正时代的日本,对华蚕食侵略的基本国策不仅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且从理论构架到具体实施,较明治时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界大战的巨大冲击

 

       为何日本进入大正时代后,在对华政策方面,尤其是对东北地区领土野心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变本加厉了?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明治时代的遗留问题,日俄战争后,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中国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其二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导致世界格局巨变,也对日本产生极大影响。

 

       1914年10月,日德青岛之战期间,日本士兵站在一门部分伪装的野战炮旁边。这是在一战期间,日本首次与德国正面交锋,日本在此役中获胜,占领青岛。

 

       随着欧洲战争白热化,日本军部对战事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1915年9月11日,日本陆军根据“陆乙第12号”军令,成立了以临时军事调查为目的的调查委员会,委员长由长州藩出身的菅野尚一担任。同年12月27日,陆军省内开设调查委员事务所,次日发布“陆训第31号”,明确规定委员之设置目的主要在于对欧洲战事的调查研究,“以资国军之改善”。与此同时,日本海军也设立海军军事调查会,目的也是对欧洲战事进行研究。当然,对后来时局影响较大的还是陆军的临时军事调查委员。

 

       陆军临时军事调查委员人选则是在各官署、学校中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专任委员 (共68人) 除了为首的3名少将外,主要由大尉 (25人) 和少佐 (21人) 这两个级别为中心的军官组成,而当时正处于该级别的军官,又以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学生为主。无论是被称为昭和军阀鼻祖的“三羽乌”冈村宁次、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还是后来九一八事变主谋者——二战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都是陆士16期生。

.

       在日本迅速军国主义化、走向法西斯道路的过程中,陆士16期生充当了重要推手。

 

       从1917年下半年开始,日本陆军的演讲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提到一个词——国家总动员。以陆士16期生为主的青年军官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想,从最初着重于军事对抗的阵地战演变为集武力战、思想战、政略战、经济战为一体的国家总体战。他们通过总结欧洲战争的种种教训得出结论,未来战争形态一定会向总体战之方向发展,而日本必须适应这种新时代战争的变化。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