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蒋介石为何把四川作为支撑中国抗日的大后方?

发布: 2014-05-19 08:37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在距北京1500公里远的西南重庆,人们还在安享夏夜凉风。四个月后,这里将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总后方,并在之后的八年里,成为全国人民抗战的精神砥柱,支撑整个民族的抗战希望。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始于1937年7月7日那个午夜。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既是一场空前浩劫,也是一个转折,它改变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备受欺侮的历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民族终于再一次以强者姿态站立在世界面前。
 

  战争爆发的那一刻,人们对这样的结果还没有预知。在距北京1500公里远的西南重庆,人们还在安然享受这个和煦的夏夜,四个月后,这里将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总后方,并在之后的八年里,成为全国人民抗战的精神砥柱,支撑整个民族的抗战希望。可以说,没有以四川为主的西南大后方,中国的抗战历史将会是另一种走向。
 

  战略

  从抗日战争的前后演进来看,西南大后方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与中国抗战的方略、现实条件、战局进展密切关联。
 

  事实上,对中日之战的爆发,国人早有预料。1922年,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根据对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国家的军事态势的分析,指出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他还在其著述中明确指出,开战之后,中国应采取持久战方针,在中西部地区构筑防线。他说,“中国有地大、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打则已,打起来就得运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们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已。”
 

  这是国人对中日战争的较早认识。蒋百里的观点被国民党高层接纳,并被李宗仁发展为指导国民政府抗战的“焦土抗战”政策。所谓“焦土抗战”,李宗仁曾撰文阐述,一是指“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的政治方针和决心;二是指采取游击战、运动战、坚壁清野相结合的持久战、消耗战,而非速决战。蒋介石也在诸多场合表示,中日开战后,要想求取胜利,中国军队只能采取“积小胜而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方略。
 

  如此,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确立了对日抗战所采取的方针战略。但持久战的进行,需要具备安全稳固,可以为战争消耗提供支持的坚强后方。尽管抗战方针早已确立,但国民政府在选择后方基地问题上却颇多转折。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多集中于华北、华东等沿海地区,这些区域也是国外势力渗透最多的所在。一旦战事发生,这些城市将最先受到威胁。因此,民国政府西移势在必行,最初,选择的目标被设定为西北区域。
 

  西北

  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近在咫尺的南京政府被迫迁都洛阳办公,直至年底才迁回。期间,国民政府于洛阳召开了一次有关时局的国难会议。会议讨论了以西北为未来长期反抗根据地的问题。随后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提议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西京案》,提案称,“陪都之设定,在历史地理及国家将来需要上,终以长安为宜,请定名为西京”,拟议退守西北并以之作为长期反抗的根据地。
 

  以西北为国家战略后方,是国民党中央早已有之的构想,在孙中山早年便已提出。蒋介石也曾于北伐战争期间提出,革命政府应该“视西北的陕、甘、察、绥和西南的桂林、成都”为根据地,认为“中国革命发展之途径,当由西南延长至西北,据此大陆,以与帝国主义者在东南沿海、沿江、沿铁路而至之侵略形势相抗拒,造成中国大革命之决战场”。
 

   在三十年代初,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的构想是,一旦华东地区战事扩大,政府将退守西北与中原。
 

  为了建设西北后方,国民党中央很快成立了西京筹备委员会,以专门的组织力量对陪都西京的建设作了若干筹划,对整个西北地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全国经济委员会还设立了西北办事处,侧重从事西北的交通水利等建设。
 

  但因为蒋介石当时忙于“剿共大业”,所以对西北的建设规模也极为有限。事实上,此时的蒋介石对日本仍然采取妥协退让政策。甚至到1935年11月,蒋介石仍在对外关系演说中表示:“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蒋介石的这种态度,源于在他对中日力量悬殊的对比认识基础上,他认为中国军力远差于日本,战必败。这种心态直到大西南确立为抗战后方时才有些微转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