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未解之谜 >

民国第一谜案:“刺宋案”背后的政治角逐

发布: 2014-03-26 14:57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民国第一谜案:“刺宋案”背后的政治角逐

  1913年3月20日夜晚,沪宁火车站和往常一样人流如织,川流不息。火车拉响了启程的汽笛,宋教仁与前来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和廖仲恺挥手作别,走进了检票处。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检票处骤然响起三声枪响,宋教仁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车站上顿时秩序大乱,旅客四处逃散,刺客乃乘机逃逸,无影无踪。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1910年至1911年在上海任《民立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参与筹建临时政府,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5月在北京出任农林总长。
 

  宋教仁遇刺的消息一传开,便在全国上下引起轩然大波。各大报纸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竞相报道了这一令人痛心而意外的消息。袁世凯颁布命令说:“前农林部长宋教仁,奔走国事,缔造共和,阙功甚伟。凡我国民,同深怆恻。”

  在群众和舆论的逼迫下,袁世凯电报江苏都督程德全:“立悬重赏,限期破获,按法重办。”
 

  正当案件的调查工作在忙乱中进行的时候,政府御用报纸大造国民党内部倾轧的谣言,惹得当时人心惶惶。当然,报纸上的言论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时,宋教仁就因为政府的体制原因与孙中山有过争论。
 

  孙中山于南京组织临时政府之时,宋教仁就向孙中山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即由宋教仁出任总理,实际掌管内政外交,而孙中山的总统则做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孙中山表示反对。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孙中山主张的总统制还是更为符合时局。
 

  国民党组建后不久,孙中山就不太过问党务,本着为国为民多做些实事的心态,四处考察铁路。宋教仁被刺案发生时,孙中山仍滞留在日本。
 

  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通电全省各地官吏,全力协拿凶手,限期破案。黄兴与陈其美致函公共租界的总巡,悬赏万元,缉拿凶犯,可是却始终找不到有力的线索。
 

  3月23日,英租界的巡捕房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人,巡捕认出了他是附近一带有名的古董商。这位古董商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他的一番供词,才使得刺宋案渐渐走向了明朗。当时,他对巡捕这样说道:“十天前我在文元坊应夔丞的家里兜卖古董,他拿了一张照片叫我在某时某地把这个人暗杀掉,许以事成之后给我一千元作为报酬。我因为只懂得做买卖,从没杀过人,因此不肯承担这件事。当时我并不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今天我在报上看见宋先生的照片,正是应夔丞叫我去暗杀的人。我相信如果找到了应夔丞,便可找到凶手。”
 

  应夔丞原为上海流氓、帮会头子,也曾是革命党中的一员,任沪军都督府谍报科科长。回到上海后,重操旧业,改组青红帮为“国民共进会”。
 

  湖北路迎春坊228号,一位女子正替坐在茶几边的男人上茶。突然,大门被踢开,门外出现的是租界的巡捕。女子大惊失色,男子见状,正欲翻窗逃跑,就被巡捕按到墙上,戴上了手铐。这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应夔丞。
 

  应夔丞并非刺宋案的动手之人。根据应夔丞提供的线索,巡捕又来到文元坊搜查。一名巡捕突然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正在向文元坊靠近。这人一只脚刚刚踏进文元坊,即被突然现身的巡捕逮了个正着。男子一脸的意外,而逮捕他的巡捕更是满脸的震惊。这个人正是流窜上海的亡命之徒——武士英。
 

  武士英被捕后供认说,应夔丞答应给他1000元,拿出宋教仁的照片,让他行刺。而直到行刺得手,武士英仍不知道宋教仁究竟是什么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
待解之谜:被绞死的是萨达姆还是
萨达姆绞刑之前 走进历史的萨达姆仍留给世人很多谜题
科学未能完全解释的五种现象:人
打哈欠 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