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的民国如何收复外蒙?(2)
三、西北筹边使的到来
徐树铮,北洋悍将,皖系段祺瑞集团的主力、核心人物,徐树铮也是段祺瑞的心腹。1919年前后,正是皖系占据北京、称霸中国之时。这一年6月13日,徐树铮被任命为西北筹边使,主管热河、察哈尔、绥远、甘肃、内外蒙古、新疆之行政、军政、财政三权。
随着陈毅活动的失败,外蒙古局势失控,作为名义上西北各地最高领导人,徐树铮在外蒙问题上有两个选择:要么默不作声,任由外蒙混乱下去,向世界展现北京对外蒙的失控;要么孤注一掷,收复外蒙。徐树铮果断选择了后者。10月23日,徐树铮立下军令状:“一日不离(筹边使之)职……无论外交,无论蒙情,无论土地,均应负其全责。”于是率一个旅的兵力离开北京奔赴外蒙,29日到达库伦,接管了陈毅的全部事项。
徐树铮
原本在清代,中央在外蒙采取分化政策,即王公管理世俗政务,僧侣管理宗教事务。但近代,外蒙脱离中央之后,僧侣做大,外蒙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地区,部分王公不甘屈服于僧侣,为了夺回权力,也认同回归中国,而僧侣为了巩固权利,则顽固地秉持分裂政策。陈毅之时,主要拉拢爱国王公,打击僧侣,结果造成蒙地混乱。所以徐树铮来外蒙后主要功夫用来对付最大的反动分裂势力——僧侣。徐树铮看到蒙地多信佛教,僧侣有强大的精神控制力,所以他不指望彻底废除僧侣对政治的控制。
11月1日,徐树铮在库伦召开了政治磋商会议,与会者皆为北京政府的官员,即都护使陈毅、都护副使恩华、随徐树铮入外蒙的旅长褚其祥、参谋杨志澄。会上,徐树铮确立针对僧侣、收复外蒙的两大原则:一,明确外蒙主权在中国政府;二,分化拉拢外蒙封建势力。
库伦(今乌兰巴托)
四、外蒙主动撤销自治
徐树铮看到僧侣阶层主要受巴特玛多尔济、大沙毕商卓特巴、绷楚克、棍布四人控制,四人之中,“自治”政府总理兼内务总长巴特玛多尔济是分化僧侣的入手点。因为巴特玛多尔济名义上是外蒙最高首脑,但在宗教层面,他上面还有活佛;而世俗层面,和他同级的高级喇嘛绷楚克等人又被活佛授予了“亲王”称号,巴特玛多尔济的称号却只是王,矮他们一级,这就使他们之间产生嫌隙。所以徐树铮主要结交巴特玛多尔济。在11月11日的交涉中,巴特玛多尔济希望给自己弄一个“亲王”的封号,徐树铮当即承诺,一旦外蒙撤销自治,“王衔立可册真,并其弟皆双俸”。随后徐树铮又游说活佛,承诺现有的宗教礼仪和待遇不变,“不令佛有失体面”,但活佛不置可否。
之后徐树铮又检阅了外蒙军队,经徐树铮核算,全外蒙总兵力不足五千,且装备落后,所以徐树铮向外蒙封建势力秀了秀肌肉。他以褚其祥旅(皖系部队,隶属西北边防军,接受了日本借款,装备日系武器,是当时中国战力较强的部队)为样板,展现了中央军队的强大。随后经徐树铮、外蒙爱国王公的努力,最终决定褚其祥旅改为中央驻库伦防卫军,中央武装力量的驻扎使得外蒙封建势力为之胆寒,至此外蒙回归之事已是板上钉钉。
西北军
至14日,除了活佛态度不明朗之外,其余封建势力都认同回归中国。15日,徐树铮威胁活佛再不同意,则“蒙情极度危急”,恐活佛“难以承担祸蒙之罪”,甚至会押解活佛进京。随即活佛认输。17日,外蒙各封建王公、僧侣联名通电北京,请求撤销外蒙“自治”。22日,北京应外蒙之请,“即俯如所请,以顺蒙情”,宣布外蒙废除“自治”,实际意味着外蒙的回归。
外蒙喇嘛 |
- 收复西藏的赵尔丰成为唯一被杀的清末总督
- 刘少奇如何从地方领导一跃为中央二把手?
- “皖南事变”中的三大叛徒,他们的人生结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等级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 咸丰权臣肃顺是如何与慈禧太后结怨的?
- 十七岁的崇祯是如何扳倒九千岁魏忠贤?
- 鬼谷子的四大弟子最终下场如何?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