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蒋介石告别奉化溪口乡亲:最多三年再回来
蒋介石离开溪口前拜别祖坟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李力,原题:奉化溪口,蒋介石对送行父老伸出三根手指 1948年底,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赴上海经济管制,蒋经国雄心勃勃,想以铁腕手段挽救上海行将崩溃的经济,最后还是失败了。上海经济管制的失败对蒋经国的打击相当大,他对国民党政权和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悲观消极,情绪极度低落。回南京后,每日借酒浇愁,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蒋经国的重要助手贾亦斌到励志社去看他时,他一边喝酒,一边烧文件档案,甚至连印好的请柬也付之一炬。贾亦斌问他:“你烧请柬干什么?”他回答说:“亡国了,还请什么客?”绝望情绪溢于言表。 1948年12月29日,蒋经国被任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蒋介石发表这项任命说明他已经看到败局已定,大陆即将不保,派其子赴台协助爱将陈诚经营台湾,使国民党日后尚有立足之地。然而蒋经国并未立即赴台就职,而是始终陪侍其父共渡危难。1949年,蒋经国随蒋介石奔走大陆和台湾各地,为挽救蒋家王朝,作垂死挣扎。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蒋介石下野后循惯例返溪口老家反思,寻找重返政治舞台的捷径。 1月21日下午,蒋经国随其父乘专机飞抵杭州。当晚下榻在笕桥机场的天健北楼。因心情沉重,蒋介石久久不能入睡,便将蒋经国叫到床前,自我解嘲地说:“这样重的担子放下来了,心中轻松多了。” 蒋经国听后感慨万千。 翌日上午10时,蒋介石全家乘机离杭。35分钟后,飞机降落在栎社机场。然后乘车进入了于右任亲笔手书“武岭门”三字的故里溪口。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悠然度过了那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宁静的一夜。上午10时,全家随伴父亲乘机离杭,于10时35分抵达栎社机场。回到家乡的奉化溪口,突然又体味到十分温暖的乡情,而且尽量享受了天伦的乐趣。这是父亲第三次引退的一段简单经过。” “父亲于‘引退’后,对于这回革命失败的原因,曾在‘日记’中作如下的检讨:‘此次失败之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成熟与确立;而旧制度先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之一刻,而所恃以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是无异失去其灵魂,焉得不为之失败?’父亲对于本党改造方案,特加研讨。自谓:‘当政20年,对其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只重做官,而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同时,认为:‘党应为政治之神经中枢与军队之灵魂,但过去对于军政干部无思想领导,驯至干部本身无思想,而在形式上,党政军三种干部互相冲突,党与军政分立,使党立于军政之外,乃至党的干部自相分化。干部无政治教育,不能使全党党员理解中央之政策,而且对于干部亦未能有集体的、配合的、系统的领导与运用。于是,领导之方向不明,而无力贯彻政策之执行;使每一个干部只感觉受其拘束,无权力;于是心存怨望,且诿卸责任。要改正上述缺点,应拟定具体纲要实施才行。’并应‘一切以组织为主,纪律为辅。故组织应在纪律之先。组织的对象:第一为人,第二为事与物(包括经费在内)。至于干部训练与重建之方针:必须陶冶旧干部,训练新干部。其基本原则:(一)以思想为结合;(二)以工作为训练,(三)以成绩为黜陟’。” “这是失败原因的深刻检讨,亦是重整革命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需随时随地、至诚至谨加以领略,服膺与力行。” 从蒋经国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于失败的原因还是没有清醒的认识。其实,蒋介石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人心,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因素。 |
- 古代士兵穿盔甲即使再热,为什么都不敢脱?
- 中国古代女性为何宁愿守寡也不愿再嫁?
- 三年饥荒时惊动周恩来的一起惨案
- 历史上拥有藩属国最多的王朝是哪个?
- 蒋经国为何在晚年宣布蒋家人不会也不能再做
- 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抄家最多
- 父女难相见:朱德被迫搬出中南海不再回去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