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野史逸闻 >

始乱终弃:陈独秀与小姨子的不伦恋(图)(2)

发布: 2011-07-19 15:59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两人一见如故,谈得相当投机。陈独秀尤其感到,这是他难得遇见的女性知音,眼前这位女性,不正是他所鼓吹、所提倡的新女性形象吗?于是,两人便打开话匣子,从古谈到今,从社会讲到家庭,从男人讲到女人,从中国谈到国外,畅所欲言,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开怀大笑。他们谈得很多很多……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一直谈到万家灯火时分,可谁也不觉得时间太长。君曼在姐姐的多次催促下,才不得不起身,依依不舍地告辞。离开时,她还向陈独秀借了几本书,并对陈独秀嘻笑地说:

  姐夫,你放心睡觉好了,过几天我会还你的。

  陈独秀目送着走入夜幕中小姨子的背影,不禁想道:

  高家这个封建老窝子,居然也出了这个尤物,令人不可思议。

  从此,君曼借着各种由头,时常和陈独秀见面,攀谈,交流思想,开展热烈讨论,或者去藏书楼阅读进步报刊和听陈独秀演讲。一天,君曼去藏书楼听陈独秀作拒俄演说,恰逢大雨,她见狭窄的藏书楼挤满了人,多立门外,虽被雨淋而不顾,鸦雀无声地听陈独秀词情慷慨的演说。这群众激愤,气象万千的场面,令君曼激动不已,内心更加敬佩姐夫的学识和反帝爱国的勇气。这样,她对姐夫的崇拜之情,几乎达到五体投地的地步,甚至成了姐夫的追随者。

  起初,姐夫和小姨子亲亲切切探讨学问,无人非议,高晓岚也未生什么疑窦,更没有醋意,她甚至以为,陈独秀与高家的关系正在改善,亲戚越走越亲嘛。

  然而,人非草木,乃血肉铸成。岂料,天长日久,陈独秀与君曼两人情趣相投,过从甚密,甚至幽会于公园,傍晚漫步在江边古塔脚下……感情日渐渗透、相融,两颗心相撞,终于发出爱的火花——超越了姐夫与小姨子的界限,步入了爱情王国,相亲相爱,难以割舍。此时,风言风语四起,闹腾得沸沸扬扬,几近满城风雨。

  高氏将府,陈氏官府,在朝廷、在安庆地方,均是有影响的大户人家,岂能容得这类伤风败俗、大煞风景的事……

  婚姻自主高于族人歧视

  事到1910年,姐夫陈独秀和妻妹君曼的自由恋爱,已发展到感情的饱和点——同居、结婚。陈家、高家一齐反对,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叛祖离经之事。武将高登科、文官陈昔凡两亲家怒容满面,大发雷霆,联手要驱逐他们出家门。

  陈昔凡认为这种败坏门风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多次殃及家庭还难以容忍,是地道的败家子,以致扬言要退继,以维护封建卫道士的假面具。

  高登科则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大失老将的体面,痛悔当初错择了女婿,气得一病多日。

  其实,这时最为悲伤忧愁而气愤的,莫过于陈独秀明媒正娶的妻子高晓岚了。她没有发怒,也没有大吵大闹,只是整天悲郁哽咽,闭守房门。但她悲郁中也有所感悟,生米做成熟饭,事已至此,吵闹已无济于事;同时,君曼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胞妹,何必家丑外扬,损害两大家族的体面呢?这位善良质朴的女性,只有悲伤、叹息和忍耐,她别无选择,只有默默地过着没有爱情的悲郁生活……

  君曼自和陈独秀相爱,倾倒于陈独秀的情怀,尽管父亲多次为她择婿,甚至于打、罚、跪,不准进家门,但她坚决不允,默默地爱着陈独秀。这时,她已有二十四五岁,她是知识女性,自有主见,决不像姐姐那样做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决心冲破家族的歧视和封建礼教,与陈独秀相爱到底。陈独秀这年已31岁了,他自幼就倔强好胜,小时不喜欢读《左传》,宁愿被祖父毒打,他总不吭一声。凡是他看准而必做的事,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19011902年,他先后两次东渡日本留学,见过世面,已经开始了革命生涯。家族的反对和歧视,是他预料之中的事,只要求得婚姻自由——君曼结婚,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是不能成为绳索的。有时面对家庭的强烈反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养父陈昔凡反抗道:

  婚姻包办,使得我与大众(高晓岚)苦不堪言。现在,我与君曼自由相爱,你们不容。难道你能纳妾,我就不能……”

  陈昔凡听了这犯上的话,一时傻了眼,气得直哆嗦,挥着手,怒不可遏地骂道:

  好!你这个孽种,你走,从此你不要再进这个家门!

  走!走就走,我早就想离开这个家了!说着,陈独秀迈步走出家门……

  陈独秀被逐出家门后,与君曼私下商议:

  君曼,看样子你我家庭都容不得我们了。我们到杭州去,我那里还有几个朋友。你看如何?

  君曼听了,连连点头道:

  好!我同意去杭州!

  他们俩于1910远走高飞,双双赴杭州。陈独秀在杭州初等军事学校任国文史地教习,自食其力,与君曼生活在一起,成为正式的夫妻,开始新的生活。陈高两家虽耿耿于怀,可也奈何不得。

  然而,陈独秀的家族仍不能宽恕他们,在《陈氏家谱》中,仍把君曼称为侧室(即妾),对她所生的子女称为庶出,打入另册,不能与元配高晓岚所生的子女相提并论。

  可是,性格倔强的陈独秀,对于家族的歧视不屑一顾,求得美满婚姻,已是高于家族的歧视了。

  西子湖畔情意绵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闻名于世而美丽诱人的杭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这美丽的西子湖畔,陈独秀和高君曼徜徉于湖山之间,相得甚欢,情意绵绵,感情炽烈,恩恩爱爱,生活得自由、幸福,完全摆脱了族人的歧视和束缚,抛弃家庭优厚的生活条件而自食其力,过着隐居式的生活。陈独秀在致苏曼殊信时,说:

  (陈独秀)现任陆军小学历史地理教员之务,虽用度不丰,然侵晨不报当关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公其有诗贺我乎?

  时间过去好久,陈独秀也没有收到苏曼殊的贺诗。然而,在急盼中,他却意外地收到章士钊赞美他这春风得意的诗:

  江南三月噪阳春,胜友连翩六七人。

  最是怀宁陈仲子,平生思归迈苏程。

  君曼脸庞清秀,一身江南女子的入时打扮,亭亭玉立,温文尔雅,善良又厚道,竭力支持陈独秀所从事的事业,为他分担忧愁。她常伴随陈独秀出门访友,或参加一些活动,友人常夸陈独秀娶了一个才貌双全、志同道合的妻子。好友汪孟邹曾夸高君曼为女中之杰。在此,他们结识了沈尹默、刘季平等江南文人,常游西子湖,以诗酒自娱,谈天说地,过着诗酒豪情的生活。君曼与刘季平夫人、江南才女、南社成员陆灵素常在一起,又同喜作诗。他们在围炉清话,少慰劳辛之际唱和吟咏,相互切磋、作诗、作画,同观摩共欣赏。君曼还向陆灵素学习酿造美酒,其乐融融。后他们居住上海,不仅来往如初,而且与南社诗友过从甚密。君曼擅长作诗(),时常在《民国日报》发表诗作。君曼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的《月词》和《饯春词》两组诗,不仅折射出陈独秀、君曼的家庭生活,而且夫妇之间的感情生活,也可窥见一斑。陈独秀曾与沈尹默赋诗云:

  垂柳飞花村路看,酒旗风暖少年狂。

  桥头日系青骏马,惆怅当年萧九娘。

  结识刘三、沈二少年狂

  说起陈独秀与刘季平、沈尹默相识、相交,倒有不少耐人寻味的趣事。刘季平,原名钟和,又名刘三,淞江人,是当时江南一位有名望的文人,能诗善饮,与陈独秀同在陆军小学教书,关系甚密。此时,在杭州乃至苏南提起刘三,人们皆誉之为江南才子著名文人,却少知其名刘季平,更不知其原名刘钟和了。陈独秀与刘三趣味相投,常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次,陈独秀饶有兴趣地对刘季平说:

  我刚来杭州时,听人叫你刘三,甚至学生也叫你刘三老师,心里纳闷不解。好端端的刘季平不叫,却叫个刘三,而你答得响亮,乐以此叫。看样子,这里头似乎还有什么典故,能说给鄙人听听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