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惜的开国中将:部下出了两位大将 15位上将
提起最可惜的开国中将,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徐立清、王近山等人。徐立清在1955年时是正兵团级干部,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上将,但因他是授衔的负责人,自己主动降为中将;王近山在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赫赫,被邓小平誉为二野第一猛将,但因为生活上的问题被降为中将。 不过,要说资历,这两人都比不过这个人——倪志亮。 在红军时期,倪志亮是红四方面军参谋长,跟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并称四大巨头,下面的军级干部、师级干部中后来出了12位上将:许世友、王宏坤、周纯全、吕正操、陈再道、王新亭、王建安、张宗逊、陈锡联、陈伯钧、李聚奎、傅钟。 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当时还是倪志亮下面的一个师长。 到了抗战时期,倪志亮担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跟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并列,下面还有两位大将:陈赓、萧劲光,还有8位上将:李达、宋任穷、王宏坤、陈锡联、陈再道、王新亭、李聚奎、谢富治。王近山是下面的一个副团长。 这样看来,倪志亮的部下,至少有两位大将、15位上将,而他自己却只被授予中将军衔。 而且,倪志亮早年在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师长的时候,政委是李先念,后来的国家主席。 所以,倪志亮的资历是非常深的,只授中将确实有点低了。至于原因,熟悉军史的人差不多都能猜出来,在这就不说了,多说无益。 倪志亮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他的籍贯,是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个北京人。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北京向来是王侯贵族之地,离南方革命高发地太远,自然就很少有人参加革命了。别说北京了,上海也只有一个,还是个少将,叫钱信忠。 有意思的是,在百度百科的“北京”条目中,“名人”一栏有大张伟,却没有倪志亮。 倪志亮原本是皖系的人,还当过排长,后来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跟林彪、张灵甫成为同学。 可能是因为早年在军阀中待过,倪志亮沾染上了一些军阀作风,脾气很大,经常体罚士兵。晚年时,倪志亮生病住院,当年的老部下、开国中将胡奇才去看望他,还跟他开玩笑说:“当年我在行军路上打瞌睡,还被你用皮鞭抽过。”两人哈哈大笑。 不过,倪志亮是一个豪爽之人,只要意识到自己错了,绝对不赖账。当年,倪志亮规定部队不准抽烟,只要发现谁抽,就罚他在全体将士面前把烟丝吃下去。 但还没等抓住一个士兵,倪志亮反倒被士兵抓住了一次,怎么办?谁敢罚领导啊?没人敢罚,倪志亮就自己罚,当天就召集全体将士,当着大家的面把烟丝吃了下去。 这样的豪爽之人,打起仗来自然也不含糊,在担任师长期间,有一次部队跟敌人展开了肉搏,倪志亮也跟着冲了上去。一位团长一看,这种事怎么能让师长亲自来干?出了事怎么办?就跑过去,背起倪志亮往回跑。倪志亮还没等上手呢,就被人背回来了,大怒,掏出手枪指着那个团长大骂:“王八蛋!快给我放下来!老子毙了你!” 建国后,倪志亮原本在中南军事政治大学当副校长,却被周恩来调去了外交部。倪志亮都傻了:我就是个大老粗,打仗还行,哪能穿上西装搞外交啊?那多别扭啊? 不过,当周恩来跟他一席长谈之后,倪志亮渐渐转变了想法,开始进入外交部进行培训。 很快,朝鲜战争爆发,中国除了派志愿军参战,还需要派一位驻朝鲜大使。派谁合适呢?周恩来伸手一指,就你了,倪志亮同志。 就这样,刚刚培训几个月的倪志亮,转眼就成了新中国首位驻朝鲜大使,负责中国志愿军与朝鲜的交流工作。 不得不说,中国志愿军能在朝鲜最终让联合国军签字停战,倪志亮在其中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在他回国时,金日成特别授予他朝鲜最高奖赏——一级国旗勋章。 |
- 罕见!两位开国少将同名同姓又同乡
- 与众不同的开国大将:自称十枪也打不中一个
- 大将许光达的“文革”岁月
60岁参军77岁授少校,授衔时不愿 | |
毛主席:给予特例 |
章含之文革出轨细节:在前夫大姐 |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章的手提包,赫然发现她的皮夹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