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人轶事 >

民国怪人朱谦之:不要学位要学问

发布: 2016-01-05 08:58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朱谦之

  

  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191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到杭州兜率寺出家学佛。1929年东渡日本,从事历史哲学研究。1932年至1951年任中山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喜欢怪才。在他看来,一个时代的好坏,可以用怪才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在《论自由》中,密尔说:“一个社会中怪癖性的数量一般总是和那个社会中所含天才异禀、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的数量成正比。今天敢于独行怪癖的人如此之少,正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危险。”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是一个怪才频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千奇百怪的人,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朱谦之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怪人。

 

  不要学位,要学问

  1920年3月26日,北大教授胡适收到一个叫朱谦之的学生的信。信很短,怪学生朱谦之写道:“我现在自决,从此以后不受任何等被动的考试了。因此很对不住先生,望先生原谅。”
 

  朱谦之觉得考试是一种灌输式的压迫教育,决定放弃北大学位,反抗压迫人的考试制度。此后不久,朱谦之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上发表了《反抗“考试”的宣言》,他在宣言中写道:
 

  杜威先生说:现在教授的方法,全是注重记忆,注重背诵,注重考试。因为把知识看作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所以用蛮记的法子灌进去,又用背书和考试的法子,来看究竟灌进去了没有?来看那些被灌的儿童是否也能像先生的样子把装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摆架子了?美国有一种农家,养鸡鸭出卖,卖的时候,常常把鸡鸭吃得饱饱的,可以多卖一点钱,但是鸡鸭喂饱了便不肯再吃了。所以他们特地造一种管子,伸进鸡鸭喉咙里,但把食物硬灌下去,使他们更胖更重。现在的教授方法,就是硬装物到鸡鸭肚子里去的方法。考试的方法就好像农夫用秤称鸡鸭的重量,看他们已经装够了没有?
 

  我朱谦之因受了这种启发,现在是宣告不受任何等的“称鸡鸭式”底考试了。
 

  朱谦之对通过灌输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做法深恶痛绝,为反抗这种教育模式,他再也不去参加任何科目的考试,主动放弃学位。
 

  这一时期的朱谦之,让他颇感困难的是生计问题。一个穷学生,在生计都有问题的情形下,身在北大却不要学位,俨然一个怪人。但胡适似乎特别青睐这个怪人,特意帮助朱谦之找了一份半工半读的工作。朱谦之虽然不要学位,但对学问却非常看重。他经常去听胡适的课,听完之后,还时不时到胡适家中请教。此时的朱谦之,对周易哲学有很大兴趣,此外,对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思想也感兴趣。杜威来华时,他特地将杜威的哲学书系统地看过一遍,并写了一篇评论杜威哲学的文章。文章写成后,还特地给胡适邮寄了一份。
 

  虽然朱谦之热爱学问,但学问毕竟不能当饭吃。他虽然有一肚子学问,但依然生活艰难。穷困的人容易产生仇富的冲动,而要实现均贫富的梦想,最好的方式自然是革命。这一时期的朱谦之还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也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
60岁参军77岁授少校,授衔时不愿
毛主席:给予特例
章含之文革出轨细节:在前夫大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章的手提包,赫然发现她的皮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