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人轶事 >

1923年时刘伯承为何拒绝加入中国共产党?(2)

发布: 2011-01-03 15:57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如果不是沃医生的举荐,刘伯承还不知道穷困潦倒到什么时候。担任重庆镇守使兼第五师师长的熊克武,在一次宴会上恰巧遇到沃医生。沃医生向熊克武打听刘伯承的情况,讲述了刘伯承的事迹。熊克武这才关注起刘伯承来,并派人请回刘伯承,任命刘伯承为第九旅参谋长。起初,同僚中有人认为他五官不全,身有残疾,冷眼相看。但一到实际战斗中,刘伯承的智勇往往令他们折服。在用兵上,他精细、严谨、大胆,常常出奇制胜。而他勇敢无畏的精神,更为一般军人所罕有。每到打起仗来,他总是亲临火线,冲在前头,“刘瞎子”英勇善战的名声渐渐传开了,“独眼龙”将军的称号不胫而走。刘伯承成中川中名将,威名远扬。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组织讨贼军,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这年3月,奉熊克武之命,刘伯承率部参加征讨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部队。战役前期,刘伯承连续打了好几场胜仗。可是,由于寡不敌众,4月6日,重庆最终失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诽谤和攻击刘伯承,把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到他身上。有功被压制,无过遭非议,刘伯承多次遭受过这样的情况,他再也抑止不了自己的愤懑,奋笔疾书措辞激烈的辞职报告。然而,督办并没有批准刘伯承的辞职报告,而且给了他进军成都的新任务。刘伯承二话不说,立即起兵向成都进发。经过激战,5月13日夺回成都。随后,刘伯承又指挥部队,相继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在激战中,刘伯承又一次不幸中弹,右大腿负重伤,不得不退出战斗,去成都养伤。刘伯承在川军中转战10年有余,落得“遍体弹痕余只眼”。然而,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未酬,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欺凌的局面日甚一日。在残酷无情的现实中,刘伯承身心交瘁,心灰意冷。

 

 

加入共产党 人生新选择

 

        朱德在接受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访问时,曾经深情地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们走着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做了军阀不思悔改;有的人随军阀入泥潭,但最终找到了新的革命道路;也有人看到了新的道路,却因为过去中毒太深而不能自拔。而刘伯承与我则是找到并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刘伯承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获得了新生。刘伯承的这一转变,是在他的几位共产党的好朋友帮助下实现的。

 

        1923年秋冬,刘伯承一直在成都治伤。他承受着双重的折磨。一方面,他在作战中身负重任,身体极度虚弱。大量失血使他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左腿肌肉明显萎缩,很难伸直。然而,他硬是战胜了伤残,站立了起来,甩掉了拐杖,显现了无与伦比的意志与坚强。他的法国主治医生瞠目结舌,说:“我素来以为华人柔弱,想不到中国还有刘团长这样钢铁般坚韧的军人。”另一方面,精神的苦恼始终困扰着刘伯承。刘伯承因伤离开部队后,其部队的战事是每况愈下,由胜转败,先是重庆得而复失,随后成都也遭到敌人的重兵威胁,危在旦夕,四川形势大幅逆转。刘伯承对军阀混战早就心生厌倦,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伯承躺在病床上,可是说客络绎不绝。熊克武等人亲自到医院来,敦促刘伯承带伤上阵,以挽救战局。刘伯承以身残为由,婉言拒绝。刘伯承的好朋友王尔常受上司委托,前来传话,说请刘伯承担任师长。刘伯承严肃地回答说:“尔常,你我相处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晓得我的志向么?岳武穆云:‘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我从军数年,向来不顾个人性命,家中更无私蓄,遇敌时便可奋不顾身,为的是救国救民。看现在的世道,内忧外患,国将不国;官压兵扰,民将不民。我冲锋陷阵十多年,为的是拯民于水火,不是为了博取虚名和显示荣耀。这些当权者总是汲汲于一己之私利,我算是看透他们了。顺利时不肯委以重任,一旦时势危急又想以爵禄相诱,真是有眼无珠!”王尔常表示完全理解与支持。

 

        刘伯承在最苦闷的时候,他的两个共产党的好朋友,及时给他指明了方向,一个是吴玉章,一个是杨闇公。

 

        吴玉章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伯承的交往十分密切。当时,吴玉章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和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创办《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热情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还派人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吴玉章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处,一面探视病情,一面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来,通过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结识了杨闇公。杨闇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

 

        吴玉章、杨闇公对刘伯承的人品、学识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十分敬佩,有意将他发展为中共党员。他们经常探望刘伯承,与刘伯承促膝长谈,并送一些进步书刊。他们评论当前的时局,议论中国的前途,追溯民族的历史,探讨救国的方略,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人生,从外交到军事,一直到社会主义。刘伯承曾经回忆说:“1924年我在成都与闇公同志一起,可以说朝夕不离,论说当时局势。”在吴玉章、杨闇公二人的影响下,刘伯承的思想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近的政治见解,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杨闇公多次在日记中称赞刘伯承,他曾写道:“伯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军人中尤其罕出。返川许久,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如此罕出。”“伯承机警过人,并且很勤学,头脑也异常清晰,不是碌碌者比;又兼有远大志向。得与之交,我心内是很快活的;目前我们虽说不上深厚的感情来,但我已决意与其长久交好,因他堪当益友之列,并可同行于一个道路。10年来的友人,有才识而抱大志者,不过4人而已。今得伯承,又多一良友真是可喜!”“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

 

        刘伯承素以“深思断行”为座右铭,爱独立思考,决不随波逐流,对于政治问题,他格外谨慎。有一次,刘伯承在将校学堂的学友、已经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陈紫舆,在与刘伯承交谈时,诚恳地劝说刘伯承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杨闇公也在座,并对此寄予希望。令他们意外的是,刘伯承坦率而又严肃认真地回答说:十几年来的生活经验,使我悟出一条道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谛。我从参加辛亥革命至今,所见所闻已经不少了,川军那里我是决定不回去了。但是,当今的中国应该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的国情,还应当深思熟虑才稳妥。“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我觉得太不对了。因为我对于各派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正拟极力深研,将来始能定其方道。”

 

        杨闇公不仅没有责怪刘伯承,反而更加敬佩刘伯承。因为当时四川也如其他地区,各种社会思潮十分复杂,其中打着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假马克思主义学派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人参加进步组织,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而是随风倒,赶时髦,所以他们的政治立场非常容易动摇,经常改变。刘伯承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政治前途采取慎重的选择,但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这也正是他政治风格和性格特征的体现。杨闇公在日记中赞叹说:“这是何等的真切,何等的真诚哟!比起那因情而动,随波而靡的人来,高出万万倍。此后拟设法使其从本方向走。若能达目的,又多一臂助。”杨闇公更决心把刘伯承吸收到中国共产党内来,为党输送一个杰出军事人才。

 

        为了摆脱外界的干扰,静心养病,刘伯承转到犍为县五通桥张仲铭的家里,一面养伤,一面继续深入地研究新的革命理论。1924年夏末,因熊克武第一军势力被逐出四川后,刘湘、杨森等一手控制了政权,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吴玉章在成都不能立足,也辗转到了犍为。他向刘伯承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革命形势。这些地区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工会和农会组织,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坚决斗争,革命运动如火如荼。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精诚合作,广东革命政府日趋巩固,革命形势蒸蒸日上。刘伯承怦然心动,决定与吴玉章一同出川,去实际考察革命形势,考察中国共产党,再决定是否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4年秋末,刘伯承和吴玉章等人取道贵州、湖南去上海。期间,他们看望了老朋友熊克武。熊克武动员刘伯承到自己的部队来,刘伯承断然拒绝,两人大吵一架,从此分道扬镳了。到达上海后,刘伯承很快给杨闇公写了一封信,叙说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杨闇公感受到刘伯承的思想进步,非常高兴,在日记中说:“伯承和熊克武不和了。有今后不作冯妇事之语——他的来信。此公已被玉章收入矣,可喜!”

 

        1925年2月,刘伯承与吴玉章坐火车到达北京,访问了吴玉章的学生、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赵世炎,以及四川籍中共党员童庸生等人。赵世炎介绍自己的老师吴玉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伯承没有立即随吴玉章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是继续观察、思考。5月,他们带着赵世炎的介绍信,再次返回上海,拜见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和秘书长王若飞,向他们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情况,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又有所加深。

 

        此时,正值“五卅”运动兴起。帝国主义镇压中国工人运动,杀害工人,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上海2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许多商人罢市。全国几十个城市都暴发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罢工、罢课、罢市。刘伯承被工人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精神所感染,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中国的希望,主动向陈独秀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6月下旬,刘伯承又随吴玉章从上海经香港到广州,正巧赶上了省港大罢工。刘伯承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伟大意义。这半年多来,刘伯承从西到东,又从北到南,通过实际考察,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地在救国救民,决心跟共产党走。

 

        7月,刘伯承随吴玉章返回四川。1926年5月13日,经杨闇公和吴玉章两人介绍,刘伯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他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党的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达60年之久。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