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蒋经国处理“美丽岛事件”的决策过程(3)

发布: 2016-12-30 09:37  | 来源:www.4908.com | 编辑:傅国涌 | 查看:

  蒋经国处理“美丽岛事件”涉案人的决策大致是,将为首者送军法审判,次要的送司法审判,其他参与者则从轻处置,同时向公众保证逐步开放政治制度的决心不变。2月1日,“警备总部”将50名扣押者交保释放,41名交保候传,另有61名在押嫌犯,最后32名送交普通法院,施明德、黄信介、吕秀莲、陈菊等8人以叛乱罪送军事法庭审理。【陶涵《蒋经国传》,316页】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采纳海外学者、作家们的呼吁,但他还是决意要用军法审判,陈若曦回台前 正是听说了此意,才会有此建言。
 

  得知要对“美丽岛事件”部分当事人实行军法审判,国民党内也有不同看法。中央政策会副秘书长梁肃戎跟“行政院”秘书长周宏涛说:“基于我一贯的主张,我反对用军法审判;因为宪法里规定了,非军人不受军事审判,这写得很清楚。”蒋经国对此不满,跟汪道渊说:“梁肃戎怎么反对我采取军法审判呢?”汪回答:“他是好意,因为你如果要同时采取军法和司法审判,你要定个办法划分,不能拿个案送到你这儿来批。你一批要送军法,军法重,可能就是死刑;批要送司法审判,本来应该要死的,却留下了活口。这样不好。”蒋听后表示:“这是对的,他是好意啊。”当时送军法审判的“美丽岛”家属十分紧张,根据动员戡乱时期惩治叛乱调理的“二条一”是唯一死刑,他们认为死定了,国民党内的关中等人也是这样认为,蒋经国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决定:“不管你们怎样处理,我不希望看到有死刑。”这句话决定了最后的军法审判结果。【《暴力与诗歌》,281—282页】获刑最重的施明德无期,黄信介二十年,其他六人都是十二年。

 

  三

 

  3月7日上午10点15分,蒋经国找楚崧秋,主要是关于美国参议员爱德华·甘乃迪(Edward Kennedy)在国会谈高雄案的意见。3月14日蒋经国再次向他提及处理“美丽岛案”的原则,并不是要以严酷、无情的态度,采取高压手段来对待反对者。当时楚崧秋就觉得,这反应出蒋的基本观念,确是“真心的要以身许国,以心许民”。
 

  外界一直说公开审理的推手是楚崧秋,吕秀莲后来看到他,也在不同场合这样说。他却不愿居其功:“事实上我没有作此主张的身分,而仅是守我分际,在适当的场合表达务实可行的建言,所谓‘守其所当言,守其所不得不守。’”他坦言,当时主张公开审判最力的司法院院长黄少谷,黄是国民党元老,说话有分量,“曾问过我个人看法,当即表示只有审判公开才能将事件的伤害降至最低。”【《览尽沧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访问记录》,135—136页】
 

  公开审判的原则当然是蒋经国亲自决定的,也不仅是采纳了他们的提议,还有来自外部的压力。1月24日,《纽约时报》发表陈若曦跟记者殷允芃的谈话,就以“台湾当局欲公开审判异议分子”为题。这个消息一传出,包括“警总”发言人在内根本都不知道,就来问,殷允芃答:“是啊,‘总统’就是这样讲的,我们文章也发出去了。”【《暴力与诗歌》,262页】陈若曦回台和《纽约时报》的报道,对他最后决定公开审判都起了作用。
 

  但是,身为文工会主任,对于允许媒体公开报道,包括外国记者采访,显然与楚崧秋有相当的关系。李旺台对“新闻局长”宋楚瑜邀请国外记者采访“美丽岛”大审不是很理解,主要是不了解这些内情。
 

  当时,情治部门强烈建议,并希望文工会和“新闻局”配合,限制报道审判内容的新闻篇幅,及岛内记者的采访面。楚崧秋坚持,“既然是公开审判,照规定就应该公开采访,而且中外记者应享有同等权利,才不致贻人口实。”他的这一意见得到蒋经国的认同。不仅因蒋对他信任有加,更重要的是他的意见恰好与蒋的想法一致。“‘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葛乐士也力促台北当局让全世界及台湾人民看清政府对被告的指控。”【陶涵《蒋经国传》,316页】
 

  3月18日,“美丽岛”一案对八个被告的军法大审开始。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的言论每天都在报纸上大篇幅刊出,几乎是全文。时任《中国时报》采访主任的周天瑞认为,“美丽岛事件”公开审判是一大进步,“是因为国际的关注,再加上楚崧秋这类人比较务实的态度,才有后来的公开审判。而且既然国际人士也能参与公开审判,就不能约束报纸不报道处理。”【《暴力与诗歌》,363页】
 

  关中回忆,“审判期间,记者做笔记,我也做笔记;每天审判回来,我都向秘书长报告,秘书长的书面报告都呈蒋主席。”除了官方途径,蒋经国还有另外的途径了解每天开庭的情况。新竹清华大学教授沈君山每天参与旁听,晚上回来就跟蒋经国报告,讲自己的看法,譬如军法官对被告应该有所尊敬等等。法庭录影带最后也拿去给蒋看,蒋还会问很多人,像余纪忠、王惕吾等新闻界大佬。【《暴力与诗歌》,336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