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蒋经国处理“美丽岛事件”的决策过程(2)

发布: 2016-12-30 09:37  | 来源:www.4908.com | 编辑:傅国涌 | 查看:

  

  14日早晨8点,“行政院长”孙运璇奉蒋经国之命召集近20人在中山楼商谈,如何应对此事,参加的有国防、情治、外交、司法等单位主管,及楚崧秋、马纪壮等相关要员。
 

  同日下午4点25分,蒋经国约见楚崧秋,要听听舆情反应。他详细汇报了岛内外新闻言论界的看法和态度,并强调了各方期待公正审判的重要性。两天前,也就是12日的下午6点30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宝树邀他见面,询问各方对这一事件的反应,自然也是受蒋之命。
 

  17日上午,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再次约见他,还是谈“美丽岛事件”,进一步询问了各方面反应情形,表达了依法究责的处理原则,并说了这样一番话:“不管国家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难,他个人决心是以身许国,以心许民,希望全党同志都能了解他这番态度和心意。”
 

  年已古稀、疾病缠身的蒋经国面对这样大的危机与挑战,对亲信下属、旧日学生的这番表白,也透露出他当时压力之大。他将“美丽岛事件”看作是“不幸事件”。1980年1月3日下午3点,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各单位主管参加的党务工作会议上,他在谈到这一事件时再次重申下列原则:
 

  “针对该事件应该是严明而公平的来办,人证、物证要弄清楚;但问题并没有了,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因此要加强宣传、组织、社会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到大家心服口服,才能解决政治方面大幅问题,但我们也绝不会因这不幸事件而放弃反共建国的政治立场,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因此‘美丽岛事件’之后,更应开大门、走大路加强工作,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党国生存关头,负责者应该拿出负责的态度来,选举已经在准备,一切依法来办,平静、正常,成败不计。”【吕芳上、黄克武访问《览尽沧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33—134页】
 

  “美丽岛事件”惊动了许多在美国的华人学者、作家,害怕酿成第二个“二二八事件”,包括余英时在内,写信给《纽约时报》,表示“其实受审判的不是这些人,而是台湾的民主”。他们觉得决策权在蒋经国身上,想找人直接去见他。当时,陈若曦、杜维明、许倬云、余英时、李欧梵、聂华苓、于梨华等二十七位学者、作家签署了一份联名信,推陈若曦回台,送到蒋经国手里。陈若曦的《尹县长》等一系列小说引起瞩目,1978年刚获得吴三连基金会首届文艺奖,蒋经国曾推荐过这篇小说,“每个人都应该要看这个书”。
 

  1月7日,陈若曦飞抵台湾。飞机降落时,她还感到恐惧,怕被抓起来。她通过《自立晚报》吴丰山、吴三连找到蒋彦士,提出要见蒋经国,获蒋同意。她当面对蒋说:“现在人心惶惶,我坐计程车,他们都说非常恐怖,大家都不敢讲话,所以我希望这个事情能够大事化小,不要搞成第二次‘二二八事件’。”蒋听到“二二八”三个字,愣了一下,脸色很难看,只说了一句:“一定不会,陈小姐这样子太过虑了。”她把联名信交给蒋,希望不要扩大化,不要用军法审判。她的意见是,不是叛乱,就不该军法审判。蒋问:“怎么不是叛乱?如果不是叛乱,请问陈小姐,那这个事件是怎么样的性质?”她冲口而出“那是严重的交通事故。”蒋彦士惊讶的“啊”了声,站了起来,蒋经国虽也惊讶,却仍不动声色。
 

  这个事件为什么会酿成暴力冲突?到底是“先镇后暴”、“先暴后镇”,还是有“第三只手”?在当时是有争议的。陈若曦谈到“暴民打警察”:“那会不会是你们情治单位表演苦肉计?”蒋听了很生气说:“我用我的人格担保,我们不做这种事。” 谈话持续一个半小时。11日,《中国时报》报道了蒋经国接见陈若曦、询问生活写作情形的新闻。【《口述历史》第12期“美丽岛事件专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375—377页;《暴力与诗歌》,257—260页;吴锦勋采访、撰述《台湾,请听我说》,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8—119页】
 

  事过境迁,多年后,台湾已发生重大变化,当时的“总统府”秘书长马纪壮被问及:“国防部情报局有没有介入其中?”只是谨慎地回答:“没有证据显示究竟这么说是真、是假。”“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没有掌握内幕资讯,但当时涉及台湾事务的重要官员,相信这种情况不无可能。另一方面,外国观察家和许多照片、录音带证实,是反对派领导人把群众挑激到狂热地步,而且施明德本人领导群众攻击宪兵。”【陶涵《蒋经国传》,314页】陈若曦后来也认为“当局是有准备要处理的,你看镇暴车买来第一次使用,但若说是政府预先设个陷阱让群众跳进去,全程导演,我倒不觉得是如此;蒋经国先生坚决否认,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口述历史》第12期“美丽岛事件专辑”,382页】
 

  蒋经国两天后即到高雄,指定要坐计程车,想听听计程车司机的看法。并主动安排第二次与陈若曦见面,这是她事先没有想到的。蒋表示,很重视他们这个信,以及他们海外这些人的意见,他会慎重处理,保证这个审判一定是公开的、公平的,还讲了一句话:“只要有一个人受冤枉,我就不能够安心。”【《暴力与诗歌》,261、262页;《黑夜中寻找星星》,259页】陈若曦回忆:“后来我对蒋经国这个人还有些佩服,因为他还有求真相的心愿。我从海外回来,带着信要见他的情报相信他早知道了,他还是想亲自听听我怎么说。另外,包括他去高雄坐计程车,这个绝对是他想知道计程车司机的感觉”。【《口述历史》第12期“美丽岛事件专辑”,378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