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谍战往事: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原文配图:刘伯承(戴眼镜者)、邓小平(穿皮夹克者)、李达(刘伯承旁穿风衣者)进军西南途中,在铁山渡口观察敌情。
二野情报处副处长魏锦国曾带着几个参谋,还找了一批大学生协助。在上海东方经济图书馆搞西南情况调查。他们在大部队进军西南之前就编印了云、贵、川、康、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每地一册,极为详尽。情报处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个图书馆是日本人搞的,他们派了一批特务,还有和尚等,早在数年前已经到上述数省进行过调查,日军投降后,来不及将这些资料带回本土。 设法联络郭汝瑰 在南京,情报处接过中央转给二野的地下党关系。建立这些关系,是中央长期工作的结果。郭汝瑰,是董必武在重庆发展的关系。郭有个同学叫任廉儒,是共青团员,到延安学习后,在中央组织部当干事,被派去做郭的工作。他的公开身份是川盐银行上海华山路办事处主任。郭后来当了蒋介石国防部作战厅(三厅)厅长,任廉儒一直同他保持联系。郭曾多次把国民党作战计划等绝密文件交给任廉儒,请他转交中共地下党负责人。 杜聿明一直不信任郭。如在徐州会战时,蒋介石主持作战会议,郭汝瑰报告情况,提出方案。讨论时,杜聿明不发言。会后,杜单独找蒋介石谈了作战意见,说郭不可靠。蒋介石说,年轻人嘛,怎么能不相信呢。郭汝瑰后来按照中共地下党的意图,向顾祝同提出要到西南当个军长,带部队和共军作战,经蒋介石同意后,组建了第72 军,以后,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2 兵团司令兼72 军军长。二野情报处接了中央转来的郭汝瑰的关系,但却联系不上任廉儒。柴军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柴成文,曾任国防部外事局局长)设法在上海找到了任廉儒的弟弟任英儒,又派赵力钧(曾在冯玉祥部当参谋)陪同英儒去找廉儒,然后同去重庆和郭汝瑰联系起义。 郭汝瑰起义后,国民党内部震动极大。蒋介石到台湾后曾说:“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谍。”郭起义后,被任命为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西南军区成立后不久,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到南京兼任军事学院院长。因郭汝瑰曾在国民党陆军大学当过研究员和教官,就被刘伯承点名调到军事学院当教员(后任军事史料研究处副处长等职。曾当选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宗宽主动提供 国民党西南部署的情报主动向二野情报处提供情报的还有刘宗宽。他原是杨虎城的团长。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统向蒋介石告他通共,蒋要枪毙他,但因查不到确凿的证据,只判了有期徒刑。后张群把他要去当代理参谋长(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刘宗宽传递情报,是通过二野情报处派出的一个政治交通员,叫屠云剑,他还有一个关系人,叫房显志,是刘的小老乡。 蒋介石亲临重庆,主持作战会议,研究保卫西南的部署时,曾让刘宗宽作分析中共进攻西南路线的报告。他就“有理有据地”分析出解放军一定会采取三国时代邓艾过秦岭、度阴平,由陕入蜀的路线,根据是贺龙正在宝鸡一带集结第18 兵团、第7 军等部,似有由陕入川的态势。 当时,包括蒋介石、张群在内的高级将领都确信了刘宗宽的“判断”,并作了由胡宗南等部重点防守川北的部署。而实际上,刘邓大军协同四野一部,是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佯装向南进攻,实则从湘西直插云、贵,堵住国民党军逃往国外的退路后,再由贺龙部由陕入川,实施夹击。开始,为了稳住胡宗南,贺龙奉命采取了“攻而不破”的佯攻战术。胡宗南中计,还向蒋介石发电报邀功,说他的防守固若金汤,贺龙久攻不破,让蒋放心。待蒋介石发现刘邓大军南下的真正意图后,为时已晚。就这样,蒋介石的九十万部队,几乎全部被歼灭于西南境内。 当然,刘宗宽并不知道中共的西南作战计划,但他的“判断”,影响蒋介石作出了错误部署,客观上帮助了解放军。国民党军撤退时,刘宗宽不走,留在重庆,继续向二野情报部提供情报,还做了些工作。因此,刘伯承对刘宗宽评价比较高,说他的情报比较全面,把国民党在西南的整个部署都摸清了。 |
- 李鸿章为何拒绝代表大清出访沙俄?
- 揭秘:南昌起义四大叛徒都是谁?
- 1969年蒋介石为何拒绝苏联帮助他反攻大陆
- 有理想无妄想:胡适为何拒绝组党
- 辛亥伊犁起义:击碎清廷西迁梦
- 南昌起义后30名女兵相继神秘失踪之谜
- 鲜为人知:毛主席为何拒绝与贺子珍复婚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