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林彪指挥打胜斯大林格勒战役谎言始末(2)
“伤愈”回国,受到国共两党的热情欢迎 1941年12月29日,林彪乘机抵达迪化,新疆督办盛世才第一时间电告蒋介石。在该年初国共两党关系因为皖南事变,一直极为紧张。蒋介石想借机缓和国共关系,所以他对林彪回国颇感兴趣。他当即命令西安和兰州等地的党政军一律不得为难,要热情款待,并极力加以影响。有了蒋介石的这一通命令,林彪从迪化到延安一路非常顺利。 1942年1月5日,林彪飞抵兰州,立即受到国民党党政军方面的热情款待。16日,林彪到达西安,更是备受重视。国民党党政军要员分别宴请林彪,西北王、黄埔一期同学胡宗南还专程从前方赶回西安与林彪晤谈。 1月31日,林彪与胡宗南进行了一次长谈。林彪对这个比他高几期的黄埔校友相当尊重,这使胡宗南颇为高兴。谈话中,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谈了国共合作、共同建国的必要性。 关于两党间的分歧,林彪归纳为两点,即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和如何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之统一。他表示共产党绝非怀疑三民主义,并愿意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之统一。林彪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令胡宗南大为感动。善于装腔作势的胡宗南这会儿也频频表示同情,称林彪的这番话为“新言论”。当场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作战武器,让八路军干部到战区医院治病。后又专门派军医处长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为共产党干部看病。胡宗南还亲自押车给林彪送来大批军事书籍,以示诚意。 这种很好的气氛使毛泽东觉得,林彪在改善两党关系方面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这也是他后来派林彪为代表到重庆去见蒋介石的一个原因。2月20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彭德怀的电报中专门赞扬了林彪的统战工作:“林彪返延身体好了许多,惟尚需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过深谈。据林说,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诉你注意。” 2月中旬,林彪乘坐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汽车回到延安。毛泽东听说林彪回来,非常高兴,很少亲自出面迎接人的他,一改往日习惯前去迎接。这在中共军队内是很少人能够享受到的殊荣。延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在他的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一书中对毛泽东迎接林彪一事作了非常详细的叙述: 这天一早我从窑洞出来,和主席不期而遇,他正向山下走,边走边说:“林彪回来了,我去接他。” 我听后心里一震,心想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恩来、弼时从苏联回来,主席都没有这样迎接。恩来1940年回到延安的前一天,在甘泉和他通电话。第二天八九点钟他仍在睡觉,只有李富春前去迎接,而且主要还是接他的夫人蔡畅。过了几天才在杨家岭山下的河滩上开了个欢迎会,还是由中组部主持的。而今天他竟亲自迎接比朱德、恩来、弼时地位低得多的青年林彪。 我们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林彪一下车,主席迎上去和他握手。林彪转身看见我,把另一只手伸过来,握着我的手。主席很奇怪:“怎么,你们也相识?”主席拉着林的手回到窑洞去,这等于斯大林拉着一位将军的手一样了不起。主席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让林住在杨家岭,靠近他。 林彪之所以急忙赶回延安,是因为得知堂兄的口信。已患重病的林育英(张浩)得知堂弟林彪已从苏联回到西安,心里非常高兴。张浩与堂弟林彪自小感情就很好,因此他非常希望能与林彪及早见上一面。于是他托一位去西安的老部下给林彪带口信,希望他尽快返回延安。得到口信后,一向对堂兄十分敬重的林彪得知张浩的病情很重,便提前离开西安。2月14日,林彪一回到延安,就去看望张浩。当林彪走进窑洞,见躺在床上的堂兄由于病痛折磨,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时,哽咽着喊了一句“八哥”,泪水便夺眶而出。张浩望着伤心的堂弟,也不知说什么好。沉默一阵后,林彪仔细询问了张浩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张浩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的病情很关心,而且尽了最大的努力。只是我的病太重……”“八哥,”林彪轻声地说,“你要坚强些,也许你的病会好的。”张浩艰难地摇头,表示好不了。兄弟俩谈了一阵,医生来检查病情。张浩见天色不早了,就对林彪说:“育容啊,今天见到你,我有几句话要说,也算是我的嘱咐,你要好好记住。”林彪看着哥哥说:“你讲吧。”张浩说:“我们林家三兄弟参加革命最早的是育南,最早去世的也是育南,他实际是受王明迫害而死的。他蒙冤而逝,死得太可惜,我总惦记着这件事。近来,我与关向应同志多次谈过这件事,也向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反映过,希望党中央对他和何孟雄、李求实等同志的问题重新作个结论。党中央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你回来了,要把这件事与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再谈谈。育南是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才华横溢,能文能武,很了不起。 在那非常时期,发现并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王明路线,没有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是做不到的。而且他反对王明路线,既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他还是我和你的革命引路人。他的冤屈,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关系到党的路线和大是大非问题。我们如不为他说句公道话,对不起党,也对不起他。”对于张浩的嘱咐,林彪答道:“这件事我记住了。”张浩又说:“我活不了多久,尽管革命的路还很长,相信胜利终归我们共产党人,遗憾的是,我看不到那一天。我们林家三兄弟能看到革命胜利的只有你了。你还很年轻,有很好的前途。但是,任何人的前途,既要靠党的培养,又要靠自己努力。毛主席多次与我谈到过你,说你很有军事才干,对你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希望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革命信念,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想不到,这些话竟然成了张浩的临终遗言。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对林彪来讲,一个重要的转折是结识了叶群,并与之结婚。叶群(1917—1971)原名叶宜静,福建闽侯人,比林彪小十岁。曾在北平师大附中学习,期间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在南京国民勒克儿 (微博)训班受过训,在国民党电台当过一段时间的播音员。抗战爆发后到达延安,与林彪相识并结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担任了全军文革小组成员、副组长,林彪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1969年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她在文革期间积极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发动反革命政变的阴谋活动,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1971年9月13日,她随林彪等逃离,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的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她与林彪育有两个孩子:女儿林立衡,儿子林立果。从叶群的简历来看,她热衷于政治和权利。她与林彪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林彪向反面的转变,导致了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坛上怪异一幕的发生。 |
- 上一篇:蒋介石忍让日本人嚣张内幕:国力弱战备差
- 下一篇:中国首辆防弹“大红旗”给了谁?
- 程咬金“三板斧”背后的历史谎言 :演义大
- 揭秘上海1952年禁娼始末
- 二战时期惨烈的塞班岛战役 岛上居民为何集
- 1981年越南总政治部专机叛逃中国始末
- 1970年蒋经国在华盛顿遭台独份子刺杀始末
- 林彪夺权海军始末:叶剑英多次制止“改朝换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