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夺权海军始末:叶剑英多次制止“改朝换代”
核心提示:为了切实把会议方向转过来,第二天,叶剑英又到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亲自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指示、林彪的指示及军委常委会议精神。在这种形势下,与李作鹏抱在一起的几个海军常委只得立即刹车,作检查。王宏坤也低了头。
李作鹏、邱会作和吴法宪在长城(资料图)
文章摘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2期 作者:吴殿卿(海军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原题为《林彪夺权海军内幕》 1979年7月,邓小平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曾说,海军是“文革”内乱中部队遭受破坏的“重灾区”。这话是非常真切的。在这期间,海军部队不仅遭受冲击破坏范围广、程度深,其持续时间之长,林彪一伙插手之早,在全军也是少有的。1966年夏天,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大革命”尚在“发动阶段”,林彪就插手海军,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导演了一幕夺权丑剧。 林彪的一桩“心病”:海军没有“自己人” 林彪,身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在人民海军初创的前十年里,并没有给这个新建的军种以应有的关注。据查,在1949至1959年期间,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到身兼多职的诸位元帅、军委和总部领导,林彪是唯一没有正式视察过海军部队、没有对海军建设作过具体指示的人。但在此后,随着政治形势和个人地位的变化,特别是1959年9月林彪取代被错误批判的彭德怀进而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 。 据悉,1959年秋林彪从庐山回到北京不久,曾不无得意地对妻子叶群说:“在庐山,我抓到了毛泽东的活思想。”叶群也心领神会地答道:“我也抓到了你的活思想,101要大展宏图了!”(101是叶群称呼林彪的代号)接下来,林彪有计划地在全军发起了“政治攻势”:作为就职宣言,甫一上任就在中央权威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发表了洋洋大文:《高举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红旗阔步前进》。继而,通过讲话、发文件等方式,围绕着突出政治、学习毛主席著作大做文章。他提出,毛泽东思想是“现时代思想的顶峰”。他把毛泽东当年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两次题词,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捏在一起,名之为“三八作风”。他别出心裁地提出“政治挂帅”必须坚持“四个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在当时,林彪这样做得到了毛泽东的默认和肯定,所以他有恃无恐。在如此强大的声威面前,军委首长提不得相反意见,全军部队便只有“紧跟”、“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份了!然而,林彪很快发现,在这些方面海军行动迟缓、“跟得不紧”。 从现存的大量资料看,肖劲光等海军领导对林彪的某些观点、行为有自己的看法,“跟得不紧”(准确说是“不很紧”)是事实,但这绝非他们刻意抵制,而是由海军部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决定的。海军是新创建的高技术军种。部队官兵大部分来自陆军部队,且文化水平偏低。当时沿海战斗任务频繁,军舰要出海,飞机要上天,没有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是万万不行的。而海上、空中训练受自然气候的制约,有时难免对政治学习、军事训练时间作点调整。所以,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不久便发现海军“军政位置摆得不正”。林彪得出结论:根本原因在于偌大海军没有“自己的人”。一天,他颇有感慨地对身边的一个亲信说:三军少了一军不行,如果少一军,就可能出大问题。 当时海军的政治委员是苏振华。林彪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苏振华工作积极、负责,也有建树,但是“不很听话”。具体说,就是苏振华不仅听他的,也听贺龙(中央军委副主席)、罗荣桓(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的。这使林彪心里不是滋味。一次,听取海军的工作汇报后,林彪特别强调:“就按我刚才说的搞,别的都不要听!”苏振华调海军任职是由彭德怀提名、邓小平同意的,据此,林彪又认为苏振华很难成为“自己人”。 时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在东北战场上曾与林彪共蹈战火三年多。肖到海军任职虽非林彪推荐,却也是经他同意的。按说,这应该算“自己人”了。但林彪清楚,肖劲光很有自己的见解,不轻易听命于人。加之肖劲光年龄比他大,资历比他深(林彪进入黄埔军校时,肖劲光已留苏归来,就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师党代表),且与毛泽东有特殊的关系,指挥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基于此,林彪开始考虑逐步削弱肖劲光等人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人”。第一个大的动作,即于1962年初向海军派出了庞大的“军委检查团”。 1959年至1961年,是三年大饥荒时期。在这前后,海军东海舰队在训练中连续出了飞行员叛逃、潜艇沉没等几个重大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经验不足的问题,与当时经济困难、思想混乱的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这样的问题海军部队有,其他大单位也有。对同时发生问题的其他大单位,林彪视而不见,却抓住东海舰队大做文章。 |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