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真相 >

贺子珍回国后为什么未与毛泽东恢复夫妻关系?

发布: 2010-11-02 20:04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石家庄见到贺子珍的胞妹贺怡,两人自然谈到贺子珍近况。毛泽东说,让贺子珍到这里来,并说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了,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

对于孤独的贺子珍来说,这不啻是一句福音。不言而喻,毛泽东是要同贺子珍恢复夫妻关系,承认无声的历史造成的这个事实。

然而,历史并不按毛泽东的想法去更替,当贺怡满怀喜悦去哈尔滨迎接姐姐南下之际,姐妹俩在山海关的列车上受阻,不准进石家庄,只能去上海贺子珍哥哥贺敏学那里。

点击进入下一页

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延安时的合影(来源:资料图)

贺子珍远离故国,来到苏联,一住就是九年。本来,她并没留居这么长久的打算,想两年后返回延安,这样的话,她曾经给钱希钧说过。但她出走延安不久,毛泽东便与上海来的江青婚配,当她得知这个消息,想回到毛泽东身边的初衷彻底破灭了。一个三十岁女人的人生悲剧序幕,便徐徐拉开了。

贺子珍留居苏联岁月,遭遇是相当惨苦的,先是失子之痛,眼含热泪将怀孕出走在异国他乡分娩而夭折的男婴送到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公墓埋葬;后又因顶撞一个小小的儿童院长被无端送到疯人院去作精神病人对待,长期关押在伊万诺夫市的精神病院里。孤独、孱弱无助、精神受到巨大创痛的贺子珍遭受的重大打击,一个连着一个。而这些打击之中,最大的痛苦,还是没有忘情于毛泽东。但木已成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走酿成的一杯苦酒,只有她自己慢慢吞咽了。贺子珍,是否有几分后悔呢?

1947年冬天,带着长长的思念,贺子珍携着娇娇才踏上归国的旅程。

回国后,贺子珍得知妹妹贺怡与母亲温吐秀在多事之秋的岁月均得到毛泽东的关怀与照顾。她感激不尽,于是,身在东北,情思滚滚,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别九年来的第一封信,饱经沧桑,有多少话要倾诉,但又何从说起?真难为了贺子珍。她只得向毛泽东汇报自己在苏联的情况,特别是苏德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信中写道,这段日子比长征还苦,表示今后要好好工作,感谢毛泽东对妹妹和母亲的关照,终生铭记在心。

贺子珍身边的娇娇,也用俄文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贺子珍将两封信装在一起,邮给毛泽东。

毛泽东没有回信,只给娇娇发去一份电报,大意是:娇娇,我的大女儿,你的信收到了,你好好学习,做一个中国好女孩,爸爸很好。

不久,毛泽东派人来东北,找到贺子珍,征求她的意见,希望将娇娇接到身边读书,贺子珍当然没有意见。她丝毫没有想到娇娇离开她后带来的孤独与寂寞。果然,娇娇远离后,孑然一身的她,倍感孤独,甚至有几分凄惶。她按捺不住思女之情,提笔给毛泽东写了分手后的第二封信,其意无非表达对娇娇走后的思念与自己的孤独,并在信里希望毛泽东保重身体。

毛泽东没有回信,让娇娇给贺子珍写了封回信,除了表达一番想念妈妈的感情外,也有爸爸向妈妈问好,希望保重身体之类的祝福话。

贺子珍给毛泽东的两封信,毛泽东都没亲自回复,可能一半是由于工作忙,一半是有意让女儿做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这样,更自然一些,亲切一些。于是,以后每年放暑假,毛泽东都派人把娇娇送到贺子珍身边,让母女生活一段时间,以慰藉贺子珍孤独的情怀。毛泽东还让娇娇回去给妈妈捎去许多食物。而娇娇回去之时,贺子珍同样“回赠”一些毛泽东喜欢的食物。毛泽东与贺子珍在艰苦的岁月孕育的女儿,就这样成为沧桑岁月中两人心灵联系的“信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石家庄见到贺子珍的胞妹贺怡,两人自然谈到贺子珍近况。毛泽东说,让贺子珍到这里来,并说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了,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