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探秘 >

科学家印度洋钻探地壳:与地幔“亲密接触”(3)

发布: 2016-01-06 09:08  | 来源:未知 | 编辑:4908.com | 查看:

  不懈向“地心”靠拢,人类疯了?

  对于本轮科学家们计划计划“触摸”地幔的钻探计划,网络空间中也是非议纷纷,甚至有人认为科学家们的举动太大胆,担心这种腹腔手术会给人类自身带来危险,比如说引发火山爆发什么的。
 

  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中国办公室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科学家共在全球大洋钻了3000多个孔,从来还没有导致火山爆发等危险的事情发生。尽管本轮钻探要超过以外,最终达到地幔,但由于钻探的都是坚硬的岩石层,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就是“触摸”到地幔也没有问题,研究发现,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尽管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但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也就是上地幔的顶部也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在岩石圈中钻孔不会有什么问题,这种“腹腔手术”不会导致地球“肚子”里的岩浆喷发出来。何况,现在的钻孔也都有现代科技的密切跟踪和监控。因此,担心钻孔会导致火山爆发是多虑了。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构造地质学家颜丹平表示,由于太深,目前科学家尚无办法直接观察地幔的岩石类型和矿物组成。因此只能够通过一些间接手段、模拟实验和计算,来推测其物质组成。
 

  以前,科学家们都是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推测莫霍面的深度以及地幔的组成状况,但是这种方法不是直接看到的,往往有一些假设和前提。通过这次钻探,也许可以检验原来的推测是否正确,甚至修正一些模糊认识。
 

  在很多研究地球的科学们看来,截止目前,人类关于地球深部的了解和认识并不比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要多,对人类而言,更为深入地了解地球本身,也是一个重要使命。
 

  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莫霍面就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地震波探测结果显示,亚特兰蒂斯浅滩下方莫霍面位于5500米深处。但区域构造地质分析却显示,亚特兰蒂斯浅滩下方的壳幔分界面位于更浅位置。
 

  近年来科学界一般把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从上到下分为三层,最上层是未固结的沉积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为1千米,在太平洋底厚度仅0.5千米,中间层为固结的沉积物,厚约1.7千米,最下面的是厚度不到5公里的下洋壳,可能是玄武岩或辉长岩层。水下机器人考察结果发现,亚特兰蒂斯浅滩下洋壳的辉长岩厚度可能只有1500米至2895米,再往下就是蛇纹石化的橄榄岩,目前观点认为橄榄岩主要存在于地幔中。
 

  上述结果对莫霍面的传统概念提出挑战,即通过地震波探测得出的莫霍面可能并不代表地壳与地幔分界面,科学家们认为,至少在亚特兰蒂斯浅滩这一特殊构造区域,莫霍面并不能代表壳幔边界,而是代表了地幔橄榄岩的蚀变界面。本轮大洋科考的中外科学家们分为3个航次的大洋钻探计划,正是为了验证这一新观点。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精彩推荐
南越王宫千年古井仍有活水
摘要:备受关注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又再掀起一角面纱。
咖啡和茶可降低中风、痴呆症发病
每天喝2-3杯咖啡或3-5杯茶,或者同时喝4-6杯茶或咖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