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独踞山城“西南王”(2)
民国时期重庆市中心道门口街景。 1926年刘湘返回重庆时,此处开辟为第一模范市场,后成为银行一条街。
“苛而不扰”财神爷 刘湘能依托重庆成事,除了常年征战,带出一干嫡系人马,又谋实利而不讲“主义”,惯会审时度势外,善于笼络各路干才为己所用,也是重要原因。 刘湘的得力“幕宾”中,尤以抓财税金融的刘航琛最为出色。 刘航琛出身四川泸州酒商世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初为刘湘部下师长兼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的顾问,又跟卢作孚一起,当过刘湘在重庆办的“军事政治研究所”的教官。因为帮王陵基解决了他一手督办而欠债累累的重庆《大中华日报》(欠款四万五千元)及铜元局(亏损纹银四十五万两)的棘手难题,名声在外,因此让刘湘看中,欲命其执掌财政。 1929年5月初,正日夜思量“统一四川”大业,却苦于粮饷难筹的刘湘,邀刘航琛做了“隆中对”式的深夜长谈。彼此一番试探后,已预先得知风声的刘航琛提出两项要求:一是今后财政处执行预算时,不受任何牵制;二是刘湘不要随时下手令向财政处要钱。又拿出准备好的禁烟、盐务、税务、政务四项改革方案。刘湘倒也爽快,大笔一挥批了“照办”二字。第二天,刘航琛正式出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的财政处长。 有商人背景、又是科班出身的刘航琛,筹钱确有一手,增税、举债、印钞票三管齐下,但实际操作又不同于以往军阀的粗暴搜刮。 比如刘航琛刚上任,当即裁撤善后督办公署下面35个税捐机关,只设一个重庆税捐总局,请刘湘亲任总办。他对刘湘说,35个机关6000多税吏,每人每月薪水加贪污平均至少100元,光这一项就得虚耗60多万元税款。况且税捐机关本来是扰民机构,老百姓宁可多缴一点税,也不乐意被税吏骚扰35次。 这项刘航琛自诩“苛而不扰”的税务改革,尽管理所当然遭到各个防区税捐局暗中抵制,但既有刘湘的“尚方宝剑”在手,依然得以推行。第一个月,督办公署财政赤字消灭,结余税款140多万元,第二个月,又结余270多万元。刘航琛打出的巨额银票送到刘湘手上,大领导不用说喜上眉梢,反对者也就无话可说了。刘湘在重庆的兵工厂,就是靠这笔巨款办起来的。 至于举债,刘航琛也很懂得“人心可贵、信用无价”的道理。过去军阀向驻地商家借款,多是“打白条”有借无还,商人们只能当是破财消灾。刘航琛上任第一次向工商业界借钱,即一再声明“有借有还”。票据到期之日,实力最大的盐帮无人登门收账,他们照经验估计,来也白来,何必搞得彼此难堪呢?岂料刘航琛亲自把重庆盐业公会会长李鑫五请来,当面如数还钱,让人大跌眼镜。 |
- 上一篇:军阀张勋最后几年是如何度过的?
- 下一篇:蒋介石私生活曝光:爱看梁祝好闻咸鱼味
60岁参军77岁授少校,授衔时不愿 | |
毛主席:给予特例 |
章含之文革出轨细节:在前夫大姐 |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章的手提包,赫然发现她的皮夹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