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代云南中缅边民创立的战象阵
云南中缅边境丛林,是野象群居的地方,古代边民将其训服后,变害为利,在农用的同时,也用于列阵“象战”。先后发生了许多生动的“象战”战例。
最近热播的电影《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了一九四三年西双版纳傣民在打洛河畔用象阵与日寇作战中,唯一一头幸存的战象嗄羧,在波农丁精心喂养二十多年以后,怀念当年阵亡的八十多头战象,在主人的陪同下,来到它们的象冢(象坟)旁,掘沟自葬,与同伴同冢的悲壮故事。
其实,在云南中缅边境,利用大象作战御敌,自古就有。《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六十三》载:大夏国东南方有身毒国,“当地百姓骑象打仗”。“昆明西边大约千余里的地方有个骑象的国家,名叫滇越”。现在云南的德宏州就是古代“骑象国”的所在地。
史书对历史上滇缅边境的象战均有记载,其中宋,元、明王朝南征云南,征服蛮军的象战记载得更多、更详、更生动。
开宝二年(969年)北宋末南汉之战,汉将刘伥令国中锐卒及所有训像,悉数出发,遗都统李承渥为元帅,驻军莲花峰下,列象为阵,每象载十余人,均执兵杖,气势甚盛。宋军猝睹此状,也未免张皇起来。宋将潘崇彻令搜集强弩,劲射战象,众象见状向后退窜,骑象士兵纷纷坠地,象阵立即溃散,宋军乘势掩击,杀得汉兵七歪八倒,李承渥抱头窜还,勉强保全性命,宋军大获全胜,占领了南汉属地韶州。《宋史演义》第十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月,缅甸蒲甘王派大将释多罗佰率五万多人,配以800头象、马万匹的骑兵,进攻盈江、腾冲,占据了滇西大部地区。元将忽都等仅率七百人。缅军视元军兵少,排出前乘马,次战象,再次步卒的阵势;象身披甲,背负战楼,两旁挟大竹,置短枪数十于其中,乘象者取枪击刺,真是威风凛凛。忽都将七百骑分三路伏击,中间留一个缺口,轻敌的缅步兵纷纷涌入缺口,象军殿后缓缓而来,顿遭元军火箭、弓箭密集迎头痛击,倾刻间,大象惊慌异常、四处奔逃,人、象、马自相踩踏,溃不成军,元军趁势冲入敌阵,缅军大败,元军尾随追30多里,连破17营寨,缴获甚多,俘获大象200多头。死者盈满三巨沟。另见《 元史列传九十七。外夷三》
洪武四年(1371年)初,明灭蜀之战,蜀军使用过象战。据《明史列传十五.陈友德传》载:蜀人闻明军西征,明将陈友德破阶、文,捣江油,蜀相戴寿等,为分兵援汉州,保成都,以象战之,陈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失不退,将士殊死战斗,蜀军战象反走之,躏藉死者甚众(注,反而往回走,踩踏致死自己很多士兵)。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麓缅之战,镇守滇中的明将沫英,在平定曲靖土酋宣慰司思伦发反叛中,叛寇也使用了象阵战,象皆披甲,两旁置槊,以备侧刺,象群突出,明军铳箭俱发,声震山谷,象返走(象怕中箭反而往后跑),叛兵四溃。沫英平叛后,生获三十七头象,余象尽殪(yì,死),思伦发遁去,诸蛮震惧,麓川始不复梗,麓川、平缅俱平。另见《明史演义第十九回》
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安南土司作乱,在帮多隘设下土城,新城候张辅率明军攻城,敌驱大象出阵,几乎势不可挡,张辅以“蒙马虎皮之法”,立即驱出无数猛狮,狮子两旁护着神铳随狮进出,接连击射。大象见了猛狮,立即往后奔跑,自相蹴踏,使得敌军人象并仆,血肉模糊,败下阵来。其实这些狮子是假的,张辅早知敌军列有象阵,根据百兽都害怕狮子的特性,暗地里裂布绘狮,蒙在马上,待象阵冲来,便将假狮突出,大象不知狮的真假,见到狮子,尽皆却走,明军因此获胜。《明史演义第28回》,另见《明史。列传42》
永乐七年(1409年)春,安南土司再次叛乱,明成祖朱棣命英国公张辅指挥明军前往讨伐,蛮将阮师桧,以象阵来攻,张辅亲为前驱,连发二矢,一矢将象奴射落,再矢将象鼻射破,象惊跃四散,蛮众大愕,明军乘势掩击,顿时将敌打败。《明史第二十八回》,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滇西戍边之战。诸路缅军洞蛮酋莽集结数十万马步军和象军来犯我国云南边境,大举进攻滇西,攻陷了姚关、施甸等地,保山城岌岌可危,大理震动,明将邓子龙临危受明神宗朱翊钧之命,率军三千驰援云南,反击缅军,他知道缅军象兵战楼系木框牛皮镶嵌,周围以皮巾罩住,刀枪难入,就让士兵设沟垒险,使缅象军无法突破,邓子龙趁缅军松懈之际,主动发起攻击,上万枚火箭射向缅军象队,裹有大量油渍的火箭头,碰到象军战楼立即着火,缅象军溃退而败,沉重打击了缅甸侵略者的气焰。 |
- 上一篇:古人结义时,为何叫“拜把子”,“把子”是什么?
- 下一篇:宋孝宗唯一一次北伐
- 宋之前两军对阵,会有武将阵前单挑,为何到
- 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即位一个时辰后
- 张闻天冲出"左"阵营支持逆境中的毛泽东
“浓墨宰相”血染成 刘罗锅才是 | |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乾隆,巧妙地制止了文 |
红卫兵有多嚣张:连宋庆龄的头发 | |
宋庆龄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作者:黄峥 出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