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古发现 >

西藏日喀则共塘遗址检测到3000年前的奶类残留物

发布: 2023-02-10 16:05  | 来源:未知 | 编辑:admin | 查看:

      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了解到,队员们研究认为近期在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的3000年前的奶类残留物,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

 

      动物为人类提供的产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初级产品,是动物一生中只能一次性提供的产品,如肉、皮、血和骨;另外一类被称为次级产品,是在不屠宰动物的情况下可持续获得的产品,例如牛奶、羊毛、畜力和粪便。特别是可储存的奶制品,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次级产品开发,鼓励了游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补充能量损失,藏族人民形成了与平原地区不同的饮食传统。牛羊肉和奶制品是青藏高原的常见食物——肉类食品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奶类食品则可以缓解过度吃肉导致的动脉硬化,补充抗氧化剂、益生菌和各种营养物质。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肉类和奶制品在日常饮食中的比例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平均水平,但迄今还没有发现早期乳制品消费的直接证据。

 

      在考古遗址出土陶器中检测到的脂类残留物可以为动物产品,包括奶制品的开发提供补充信息。2023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基于这种方法的研究成果,报道了《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The early milk consump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该研究对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共塘遗址的陶片进行了脂类残留物分析。共塘遗址海拔约4000米,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湘曲是高原南北向的主要通道之一,连接着上游的牧区与下游的农区,共塘遗址位于被湘曲河流侵蚀改造的冲积扇前缘。野外调查中清理了遗址暴露出的两个剖面,获取的植物遗存测年结果显示遗址年代为距今3000年;采集了陶片等人工遗物,对其中6块陶片进行了脂质残留物分析。

 

 

      经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3块陶片发现有奶制品残留,另外3块陶片残留物中分别出现了反刍动物肉类和非反刍动物肉类的信号。对具有奶制品残留物的陶片进行了热释光测年,结果与碳十四年代一致,证明其确为当时居民所使用。

 

 

      已有研究显示,中国境内的早期奶类残留物主要发现于西北地区,在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3930-3400 cal BP)的古人牙结石和墓葬遗物中均曾检测到奶类蛋白质,陕西渭南刘家洼遗址(2720–2426 cal BP)出土陶器残留物中也出现了奶类脂肪。在青藏高原地区,阿里曲踏遗址(ca. 2400-1800 cal BP)发现了疑似奶类的粉末状残留物,但尚未见到对其性质进行分析的报道。共塘遗址发现的3000年前的奶类残留物,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对早期奶类利用证据的首次报道,其年代与拉萨曲贡遗址和琼结邦嘎遗址中家养食草动物和农牧业的出现基本同时,可能暗示奶类作为次级产品的开发与肉类等动物初级产品的利用开始于同一时期。 (总台记者 陈琴 李旭)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周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