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宋美龄民国户籍卡 身份特殊无照片(2)
普通人“户口” 照张相当时是奢侈消费
“1945年~1949年期间的南京比较特殊,虽然是首都,但大家的生活水平很不一样。”刘峰说,当时大家的生活水平差别很大,很多人拍不起照片。因此,当时的民国户籍卡对照片不强求,可以贴也可以不贴。
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副处长王伟说,通过整理,他们发现大约70%左右的人都贴了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中,人物的表情都有点拘谨、严肃,大家都穿着当时家里比较上档次的衣服,诸如斜襟布衣……“60年前,南京街头照相馆还挺多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因此,当时人照相也比较别扭,不自然。”
没有照片的怎么办?刘峰说,从已经整理出来的卡片来看,很多人都没有照片。那怎么来辨别当时居民身份的真实度呢?没有贴照片的,在面貌特征上不会写“国字脸”“圆脸”之类的,但有专门的特征栏,有的人上面写着:左撇子、瘸腿、麻子脸、眼盲……除了“特征”外,还有双手指纹,箕用△而斗则用○表示。双手上的指纹,都是要经过认真辨别才填的,十个指头一指不落。
至于为何要标明“瘸腿”之类的信息,专家说,这可能和当时的特殊环境有关,当时抗战结束不久,一些人遭受过侵华日军的迫害,留下了身体缺陷,因此,登记的时候,身体上的缺陷也登记其中。
而双手的指纹,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是登记卡片都要填。其中一个叫王永华的小男孩,当时才6岁。特征栏无,但双手指纹栏,写得满满当当。上面填着,左右手的大指为斗;食指左手是斗,右手则是箕;中指左右手都是斗;无名指也都是斗;小指左右手则都为箕。60多年后,王永华又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卡片,他已经回忆不起来,这十个指头上的指纹是怎么填上去的了。
60年前,爷爷从句容来
“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王伟说,他亲手整理了很多卡片,发现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本籍一栏填的都不是南京。
和现代人户口本信息差不多,民国户籍卡片上,有出生日期、本籍(相当于现在的祖籍)、寄籍(相当于现在的现居地),以及居住本市年月等信息。通过对15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片资料的对比,可以看出外来人口占一半以上。
“我爷爷、外公就是那个时候来南京的。”王伟说,他在整理卡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自家爷爷、三伯、爸爸、外公等人的卡片。爷爷叫王志悦,初中文化,当时算是个体户,但职业上写的是小贩,服务处所是大中桥。岁数:59岁,本籍句容,寄籍南京。“可以看出,我们一家大概是从爷爷辈开始从句容来到南京。我爷爷做过木材生意,也开过粮行。家境还算不错。”
不过,在当时,王志悦的压力还比较大,他一家共8口人。从当时的户籍卡资料来看,他的几个儿子都在上学,其中一个叫王永霖的,还在上小学,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王志悦一个人。当时,他们一家8口蜗居在白下路307号的一个房子内。
不过,60多年后,王伟再去寻访户籍卡上爷爷居住过的地方,早就已经大变样了。“门牌号还有,但不是原来的房子了。”
也有张冠李戴填错的
户主:魏荣第,教育程度专科,性别男,业别中医,服务处所本宅,本籍兴华,寄籍南京,身份证:1字71473号。这张泛黄的老卡片上,虽然写的是“中医”,但卡片上的照片,主人却穿了一身军装,看起来特别精神。照片中,魏荣第戴着眼镜,双眼的光芒透过镜片照射出来。
既然是中医,为何一身戎装?“那是我外公的亲弟弟,他的身份给弄错了。”王伟说,魏荣第不是别人,正是自家的亲戚。听外公说,魏荣第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后来在八字山小桃园的电台当台长。“在当时是国民党的一位军官,不是中医。”
在当时,真正做中医的是魏荣第的哥哥魏云阶。当时,从兴化来到南京的魏云阶因为没有房子,就借住在弟弟家,直到弟弟离开南京为止。而在魏云阶本人的户籍卡片资料上,业别写的是“国医”。王伟说,和现在人口普查差不多,当时填写户籍卡片资料的时候,有的是上门的“人口普查员”填写的,有的是则是户主自己填的,还有的是亲戚代填的。
专家说,这种张冠李戴填错的,一种是不小心造成的,比如填写的那个人不知道魏荣第的工作,所以填了中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故意填错。在当时,有一部分人身份特殊,属于保密性质的,因此,在填职业、名字的时候,故意填错。 |
- 墨西哥耶稣雕像中发现8颗完好无损真人牙齿
- 英发现高级修道士墓葬:银制镀金权杖象征身
- 济南发现汉代墓葬 画像石精美两方印章无印
- 秘鲁发现神秘祭祀坑埋有上百具无头遗骸(图)
机器人探秘大金字塔密道发现神秘 | |
背负直径8毫米摄像机,皇后墓室密道现神秘符号 进入大 |
北美发现如食肉恐龙化石同家鸡一 | |
可能的复原形象 小恐龙的脚趾化石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